![](../shopping/images/53086.jpg)
我國境外消費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問題研究
摘要:在wT0體系中,教育服務屬于服務貿易的范疇,包括跨境提供、境外消費、商業存在、自然人流動等四個方面。加入wTO后,中國高等教育境外消費服務貿易在規模和質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論述了我國發展境外消費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歷史與現狀,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教育服務貿易 境外消費 對策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國在教育方面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交流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各國的教育都以面向世界為指向,加大合作和開放的力度,以此提高教育的國際競爭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開始強調其經濟性的一面。GAl丫r 1994正式將教育服務納入服務貿易的范疇,引發了各國對教育屬性的激烈爭論。教育服務貿易作為一個全新的教育發展理念正逐漸取代國際教育的傳統觀念。作為現代經濟中的重要投資和消費領域,教育服務貿易不僅已成為一國重要的經濟活動部門,而且也是一國通過經營能夠產生較大經濟效益的領域。教育服務貿易的迅速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各國都紛紛鼓勵本國教育機構面向國際社會,開拓國際市場。中國是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輸出與輸入國。在此種背景下,如何進一步發展我國教育服務貿易,增強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的競爭力,提高我國在世界教育市場中的份額,值得深入探討和研究。
二、我國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的歷史與現狀分析
境外消費在教育服務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境外消費是一個雙向的概念,包括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兩個方面。
(一)出國留學人數逐年增加
我國從1972年恢復向國外派遣境外消費人員。在鄧小平同志于1978年6月在清華大學發表講話,指示要“成千上萬地派留學生”后,存“支持留學,鼓勵出國,來去自南”方針的指引下,我國出現了留學史上最大的一次境外消費浪潮。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2001年中國的“人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對教育需求的增加,我國成為世界上派遣留學生最多的國家。據教育部統計,從1978年到2010年底,我國各類境外消費人員人數已達178萬人。與此同時,我國大力從資金、創業環境等方面創造鼓勵回國的良好環境,到2010年為止,回國人員約35萬人。這些回國留學人員成為了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境外消費教育帶來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和效益。
1.西方發達國家是我國境外消費的主要進口國
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主要集中在經濟和教育均發達的兩方國家。排名前幾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德同和法國。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的報告稱,2004年到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為6l 765人,比前一學年的64’765人下降4.6%,但在美留學的中同留學生人數仍高于除印度以外的其他國家學生。英同文化協會的統計顯示,1998年英國大學只有2 860名中國學牛,而2003年留學英國的中國學生人已達到32 000人,短短5年增加了11倍。這些主要是因為發達國家教育服務貿易的措施比較好,各國之間簽訂互相承認學歷學位的協議。這就推動了高等教育國際化,促進了教育服務貿易正常化,方便了留學生在不同國家中的謀職。各國實行完全(彈性)學分制、學分互補百換或分段學習方式。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支配學習時間,而且有利于避免各高等院校課程設置重復。此外,各同設置了體現同際化和時代性的高校課程。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這些體現國際化、通用性的課程才對教育消費
者更具吸引力,更能滿足教育市場的需求。
2.我國的出國留學人員以自費生為主
日前我同學生出國留學的主體以白費生為主,個人消費成為境外消費進口的主體。其中,2005年自費生占77.76%.,2006年自費生占78.81%,2007年自費生占80.88%,2008年白費生占81.96%,2009年自費生占84.76%。自費生的比例較大,增加了我同教育服務貿易進口總額。
(二)來華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加
我國從1973年開始接受外國來華學生。改革開放前,由于受到不利的國際政治岡素制約,我國招收的外國留學生一直停留在與少數社會主義國家間的純政府交流。改革開放后,擴大了留學生對外招生的規模;1989年政府將招收對外來華留學生高等學校的審批權下放,來華留學生的數量大幅度地增加;2010年,來華留學生達到約26萬人次。我國留學生(尤其是學歷生)的主要來源國為亞洲國家,主要原岡是亞洲國家與我國有相近的文化和歷史淵源,加上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劇邊網家的吸引力不斷增加。我國教育服務貿易力度的加大、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國與歐美發達國家教育交流的不斷增強,促進了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更多同家的留學生來到中國。
1.亞洲是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同屬于東亞文化圈,地緣相近,文化相連,經貿往來非常頻繁,了解中國社會文化為這些留學生以后的求職和進行對華貿易鋪平了道路。在我國的外國留學生中,平均每年約76.24%的留學生來自亞洲國家。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次之。
2.來華留學生以非學歷生為主
在我國招收的外國留學生中,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包括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非學歷教育包括訪問學者和短期語言生教育。2003~2010年,來華留學生的層次穩步提高,攻讀學歷的留學生明顯增加,但是攻讀非學歷的留學生仍占據著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的主導地位。
三、存在的問題
(一)境外消費服務仍然存在逆差
盡管我國來華留學生人數逐年增長,保持穩定態勢。但是與境外消費人數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20lO年我國當年各類境外消費人員的總數為28萬人,2010年各類在華留學人員總數約為26萬人。教育服務的逆差仍然存在。我圍1997年修訂的《白費來華留學生收費標準》規定的收費標準為:(1)文科類專業。本科大學生14 000~26 000元/學年;碩士研究生
18 000~30 000元/學年;博士研究生22 000~34 000元/學年;短期生,學習時間約1個月的為3 000~4 000元,學習時間約3個月的約8 000~10 000元。
(2)理科和工科類專業比照文科相應類別學費標準上浮10%~30%.。(3)醫學、藝術、體育類專業比照文科相應類別學費標準上浮50%~100%。(4)專科生和普通進修生比照本科生標準收費;高級進修生比照碩士研究生標準收費;研究學者比照博士研究生標準收費。加上生活費、旅游費和其他費用,每個留學生每年大約花費5萬~6萬元人民幣,以年均有10萬人在華自費留學計算,由教育服務貿易的出口帶來的外匯收入也僅為每年50億~60億元。而在歐美,留學生的學費是本國學生的2~5倍,普遍為9 000~】5 000美元/學年,哈佛大學的學費更是高達30 000美元/學年。按照每人每年12萬~18萬元的低限來計算,我國平均每年約10萬人自費出國留學,則每年約有120億~180億元的教育資金流向國外。
(二)我國與發達地區的留學服務逆差更大
近年來,歐洲與北美洲等發達地區來我國留學人數逐年增加,但是,發達地區的來華留學生以短期生(6個月以內)為主。與此相反的是,我國到發達地區的境外消費生以學歷教育為主。因此,我國在與發達國家的留學教育服務貿易中處于明顯的弱勢。
四、發展教育服務貿易的政策建議
(一)把質量和制度建設作為減少教育服務逆差的根本措施
確保我國教育的質量,是提升留學教育服務競爭力的重中之重。此外,針對留學生的制度建設也是提升教育服務的根本措施之一。首先,應完善留學生激勵制度。我國政府可以考慮適當增加政府獎學金的類型和數量,鼓勵高等院校、企業和其他社會團體設立其他類型的獎學金。雖然擴大獎學金的名額后,獲得獎學金的留學生人數并不是很多,但是他們對吸引來華留學能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減少留學教育服務逆差,同時還能為我國未來的經濟關系發展投資。例如,若我國希望增加某國對中國的了解,則外交部或教育部可設立專門的獎學金,資助該國青年來華留學。這種操作類似于我國現在實行的政府獎學金,但資助由暗補轉為明補,更加容易為受助方所感受到。又如,我國希望促進世界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漢語的流通,有的留學生熱愛中國文化和漢語文學,他們學成后將對中同文化的傳播和使用起一定作用,外在收益明顯,故文化部可以考慮設立專項獎學金,對選學相關專業的留學生給予資助。其次,放寬對外國留學生打工的嚴格限制,允許外國留學生在校學問勤工儉學,從而有利于自費留學生的進入。同時我國應完善針對來華留學生的具體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醫療保險制度。不僅為享受中同政府獎學金的留學生購買醫療保險,而且要為絕大多數自費留學生提供保障,從而吸引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
(二)推動與發達國家的境外短期雙向交流留學服務
北美洲和歐洲大多數國家鼓勵學生的跨國界短期流動,兩方國家已經意識到,有必要讓自己的學生出國學習,以增強全球化的意識,從而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因此,我國應抓住機遇,高度重視與歐美國家學生短期跨境高等教育雙向交流。這不僅能進一步減少留學服務的逆差,還有利于雙向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對外交往能力的人才,對提高我國教育的同際聲譽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三)制定符合市場規律的留學生費用
目前我同對來華留學生的學費實行政府定價,現行定價是1997年修訂的,距今已有15年之久。因此,政府應一方面考察國際教育服務貿易市場價格水平,另一方面調研來華留學生對學費的態度,在不影響來華留學人員規模的前提下,針對我圍不同高校的教學設施、學科競爭力情況等制定符合市場規律的留學生費用。例如,適當提高具有比較優勢的學科、學校的留學費用,改善教育服務貿易在費用上的逆差;適當降低具有比較劣勢的學科、學校的留學費用,使其擁有價格競爭優勢,吸引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
(四)改善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的質量
吸引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不僅要能夠有效解決留學生的留學費用,更重要的是還要提高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的質量。國外的教育機構之所以能吸引大量的留學生,是因為其在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的同時,還擁有競爭力強的教育服務質量,如水平高的教師,知名度高、聲譽好的教育品牌,有效的實踐環節等。我國要想在教育貿易的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就有必要改善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的質量。
摘自:孫琬鐘.左海聰《WTO法與中國論叢(2012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