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images/73905.jpg)
《水牛灣慘案》:侵權訴訟索賠的詠嘆調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水牛灣慘案》一書是杰拉爾德·斯特恩為自己譜寫的一曲英雄贊歌。作為美國侵權索賠律師,斯特恩代理水牛灣慘案中的受害人及其家屬,向罪魁禍首皮茨頓公司討還血債,歷經千辛萬苦,最終迫使被告就范。《新聞周刊》的贊語是:“激動人心……讀者為斯特恩拍手叫好,讀者與斯特恩心連心,共同回應呼救,共同歡慶勝利。”這就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就民事侵權索賠而言,美國是百萬苦主齊喚起,烽煙滾滾來。其實不然。
就制度設計而言,整體上,美國豪強是勝券在握。不管是由法官認定事實,還是由陪審團認定事實,在法院通過訴訟解決爭端,輸贏有如抽簽抓鬮。但同樣是抽簽抓鬮,豪強勝訴的可能性遠大于苦主勝訴的可能性;所謂程序公正就對他們有利:他們可以充分調動自己的財力資源,撒錢成兵,步步為營,死纏爛打,寸土必爭,把原告肥的拖瘦,瘦的拖垮。這就像是在賭場博弈,賭場總是勝券在握,賭客偶有斬獲,但最終只能敗走。從大眾的角度看,美國的侵權索賠制度是失敗的。美國槍支泛濫,很多無辜者死于非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受害者家屬無法向制造和販賣槍支的豪強索賠。我認為,貧富差別巨大的國家或地區,從根本上說,法律和法律實踐無公平可言。我頑固地相信,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其他司法轄區,只要有華爾街金融強盜或其同類為非作歹,魚肉大眾,法律和法治實際上不過是愚人游戲而已。
斯特恩本人就形跡可疑。按照《水牛灣慘案》的介紹,斯特恩渾身是膽,敢于與美國的豪強搏殺,短兵相接,刺刀見紅。但查斯特恩的簡歷,此人還擔任過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oration)的總法律顧問。西方石油公司屬于皮茨頓公司的同類.此類豪強是環境保護的天敵。試問,斯特恩律師以扶弱抑強律師自居,卻混跡于西方石油公司,與豪強為伍,鬼鬼祟祟,意欲何為?
前總統克林頓對美國的侵權索賠制度疑慮重重,大聲疾呼:“一場面對著錢財萬貫、具備充分辯護力量的對手的訴訟,必然會費用高昂,耗時漫長,那么將這一重大事件提交法院解決是否是我們的最佳選擇呢?”克林頓是從戰略高度考慮侵權索賠,并就此發問:“我們應當如何應對人為造成的災難?除了依靠司法體系之外我們是否應當利用保險金、勞工撫恤金制度、社會救助立法或者志愿組織呢?”克林頓個人生活腐化,在男女關系方面很不嚴肅,但政治上確實很有一套,在重大問題上具有非凡的洞察力。
侵權索賠訴訟是強調個人權利,是弱勢群體在法庭上與豪強短兵相接。在豪強橫行霸道的地方,侵權索賠訴訟是人們抗爭的一種途徑,盡管不盡如人意,但也是聊勝于無。遺憾的是,這些激動人心的侵權索賠訴訟也會轉移斗爭大方向:侵權索賠訴訟表面上轟轟烈烈,原告和他們的律師們,尤其是那些律師們,意氣風發,斗志昂揚,似乎是眾志成城,所向披靡,人們便會因此而忽略一點:豪強之所以能夠橫行霸道,本身就是政府和政治制度的失敗。上文中克林頓已經暗示了這點,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不便直接抨擊美國的現行政治制度。人們通常以為,強調個人權利就是遏制國家權力,但經常卻忽略了國家或政府的責任或義務,尤其是忽略了國家遏制豪強的責任。很遺憾,法律和法律實踐經常是一種愚人游戲:移花接木,偷梁換柱。
《水牛灣慘案》僅事關侵權訴訟索賠的大政方針,也涉及戰略戰術問題,可以作為一本教科書來讀。<巴爾的摩太陽報》對該書的贊語是:“最精彩的部分是講述大牌律師如何思考。”《華盛頓郵報》將水牛灣侵權訴訟索賠的經驗總結為:“很有技巧地收集細節,讓這些事實匯集成滔滔洪流,蕩滌皮茨頓公司的辯護。”我以為,更重要的是,《【水牛灣慘案》可以讓我們看到美國法律運作的真實的一面。法律和法院的判決大多是道貌岸然,打著公平、公正的旗號,但法律的制定和法律實踐遠非如此,甚至可以說是截然相反。律師和法官大多是各懷鬼胎,逢場作戲,虛與委蛇,形左而實右。
侵權訴訟索賠是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公司法、證券法、知識產權法、反壟斷法,其核心都是侵極法原則。而侵權訴訟索賠則是解決經濟活動中各種爭端的手段,至少美國的實踐是這樣。但是很遺憾,聽憑實力懸殊的雙方在法庭上角逐,并不有利于弱勢一方。斯特恩律師是把《水牛灣慘案》譜寫成英雄贊歌,其實也是悲歌一曲,至多不過是一首詠嘆調。
當然,《水牛灣慘案》也可以作為一本故事書來看。《克拉夫蘭紀事報》的贊語是:“斯特恩是位有故事可講的律師,而且故事說得引人入勝。”律師辯論時就是在講故事,敘述事情的來龍去脈,美國的庭審律師尤其擅長講故事,因為他們要說服陪審團成員。美國庭審律師巧舌如簧,長袖善舞,是因為陪審團美國用得最多,不僅刑事審判用,民事審判也經常用。
《水牛灣慘案》由中國政法大學許身健教授翻譯,2015年1月出版。身健教授是法律職業倫理和法律實踐教學方面的領軍人物,也是文字方面的高手,常年在《檢察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專欄文章。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身健教授關心民生和民權,拳拳之心,見于文字。身健教授關心弱者,直筆讜論,嘔心瀝血,幾十年如一日,關心法治的人無不為之感動。《水牛灣慘案》一書由身健教授翻譯,實為本書作者和讀者的幸事。著名專家譯書,通常是偶一為之,可遇而不可求。
摘自:朱偉一著《文話閑譚》,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內容簡介:本書是著名學者朱偉一教授對人文作品的品讀,作者用爐邊閑話般的文字,聊電影、談讀書,涉及文學、法律、歷史、金融等多個主題,帶讀者走進五彩斑斕的藝文生活館。全書通過影評和書評的方式,分享了法律學者的感悟。本書重在“交流”,作者通過一篇一篇的文章與讀者交流品讀的感受,引起讀者共鳴和思考;本書重在“指引”,作者提到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有的外文作品甚至還沒有被引進。讀者可以在閱讀本書后,拿來感興趣的原作細細品讀,將會受益匪淺。
不論是對法律讀者而言,還是對于大眾讀者而言,本書有助于讀者開闊閱讀視野,培養人文素養,了解一名法律學者對于人文作品的關注和理解。
作者簡介:
朱偉一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畢業于南京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分別獲英國語言文學學士和法律博士學位。曾在外交部條約法律司、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法律部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工作。著有《美國經典案例解析》《美國證券法判例解析》《美國公司法判例解析》《走過法律》《聽風聽雨》《法學院》等。
微店鏈接: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53738095
相關閱讀:《正義永不決堤:水牛灣慘案》,(美)斯特恩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內容簡介:這是一個有關西弗吉尼亞州的小社區如何應對一場可怕的礦業災難的故事,125人在這場災難中死亡,成千上萬人無家可歸。這是一個讓人感到擔憂,卻又充滿力量、振奮人心的故事。從故事中,我們看到勤懇、充滿人性光輝的礦業工人及其家庭是如何聯合起來,抗擊那些無情危害他們生命、摧毀他們賴以為家園的山谷的人,又是如何追究其法律責任的。
《正義永不決堤:水牛灣慘案》一書揭示的是:如果法律系統向每一個人開放,法官務實而清明,律師們也愿意以免費或低收費的標準接收疑難案件的話,這個法律系統就是行之有效的。
從本書的故事中,讀者還能了解到如下事實:災難后的幸存者們遭遇的不僅是身體傷害、經濟損失,還會遭受嚴重的精神痛苦。水牛灣地區一案中的律師所稱的幸存者的“心理損傷”,現在被正式稱為“創傷后應激障礙”。對水牛灣地區事件和其他悲劇事件后的幸存者進行研究后得知:創傷后應激障礙往往發生于災難和殘酷的戰斗服役之后,而遭遇這些癥狀的人們需要社會的幫助才能有效應對。在退伍軍人從伊拉克、阿富汗歸來時,應當汲取這一經驗。
水牛灣地區的洪水事件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章節。杰里?斯特恩的這部經典作品為我們提供了精彩的觀察視角,讓我們對災難發生的原因,其造成的人員傷亡,以及法律系統是如何追究過失方的責任,如何減少損失,幫助受害人復原等方面都有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