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国产成人精品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共同危險行為疑難問題研究(二)

    [ 尹振國 ]——(2009-6-29) / 已閱49146次

      對于共同危險行為,大陸法系國家大多比照共同侵權行為對危險行為課以連帶責任。在美國,針對產品責任領域中加害人不明的案件,開創了“泛行業業責任(industry-wide Liability)”和“市場份額責任(Market Share Liability)”,豐富了共同危險行為的責任形式。連帶責任與按份額責任的融合,使共同危險行為制度更具有包容性和彈性,從而不斷適用司法實踐的需要。

    一、連帶責任

      1900年頒布的《德國民法典》第830條規定:“數人共同侵權行為造成損害者,各人對被害人由此所受的損害負其責任,不能查明數關系人中誰的行為造成損害的,亦同。”其中規定的共同危險行為責任形式就是連帶責任。參照《德國民法典》制定的《日本民法典》第719條規定,“因數人共同實施侵權行為加害他人的,各加害人負連帶賠償責任,不知數共同行為人中何人的為加害人的,亦同。”中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185條也規定,“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賠償責任。不能知其中誰為加害人者,亦同。”《希臘民法典》第926條第2款規定:“如果數人告訴或相繼實施行為,而不能確定誰的行為造成損害的,則所有的與此有關的人承擔連帶責任。”
      共同危險行為的連帶責任是指:受害人有權向共同危險行為人中部分人或全部人請求賠償損失;任何一個共同危險行為人都有義務向受害人負擔全部的賠償責任;不得以尚有其他債務人為由相互推委,也不得以賠償超過自己應分擔的份額而拒絕賠償;在受害人得到完全賠償之前,共同危險行為人對未賠償部分仍負連帶責任;受害人一旦獲得全部賠償,便不得再向共同危險行為人中的任何人提出同樣的請求,即該債務因共同危險行為人中的一人或數人的全部賠付而消滅。因共同危險行為所負之連帶債務為法定之債,不因共同危險行為人內部的約定而改變。讓侵權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可以使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簡便行使,舉證負擔較輕,請求權的實現有充分的保障,受害人不必因為共同侵權行為人中的一人或數人難以確定,或因為共同侵權行為人中的一人或數人沒有足夠的財產賠償,而妨礙其應獲得的全部賠償數額。
    對于共同危險行為的歸責基礎,有多種學說,如“共同行為說”,“惹起人不明說”,“利益取舍說”等,本文贊同“利益取舍說”(詳見本文第二部分)。

    二、泛行業責任

      泛行業責任創立于Hall v.E.I.DuPont De Nemours(E.D.N.Y.1972)一案,該案是一起因雷管欠安全而致人損害的案件。法院認為,應當讓全體生產者負連帶責任,因為雷管的生產者沒有對產品的危險性給予足夠的警告,生產者的同業公會負有共同的安全職責和賠償義務,而他人共同作出了違反本警告的決定。[64]
      泛行業責任的成立須具有以下條件:第一,引起損害的產品是一個行業中的一小部分被告所生產;第二,被告對于產品的固有風險有共同的了解,且有能力去降低風險;第三,每個被告都沒有采取措施去降低風險,而把這個責任交給了同業公會。訴訟的全部或大多數生產者被共同列為被告,由共同被告對受害者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三、市場份額責任

      美國辛德爾訴阿伯特化工廠案中,辛德爾患有乳腺癌,這是其出生前其母親服用了某種防止流產的藥物〔DES〕。后來研究發現,服用該藥物與患癌癥之間有很大的關系。由于該藥物的潛伏期較長,在出售的產品上并未標明生產者,因此受害者在其母親服藥多年后患上癌癥時,根本無法證明是哪一個生產者的藥物實際地引發了損害。最后,法院判決當時生產該藥物的八家工廠按市場份額的多少對原告負連帶責任,即各危險參與人并非平均分攤,而是按照致人損害可能性的比例分擔損害賠償責任。
      根據市場份額責任理論,原告必須清楚自己(或其親友)服用的是哪一種藥,并將占有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該藥品的生產者列為被告,之后證明責任就轉移給了被告,由被告證明其產品不會給原告造成損害。如果被告不能證明,他將承擔其所占市場份額相當的責任。法院認為,根據每個被告所提供的產品份額,令其承擔責任是合理的,因為這樣避免了讓整個行業承擔連帶責任。
      可見,實踐中大多要求共同危險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其主要依據是法律把全體危險行為人視為一個整體,因為這樣一個整體造了同一損害結果,各個行為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受害人無論向哪一個行為人主張權利,主張多少權利,都不影響其全部的損害得到填補。

    第二節 共同危險行為人的內部責任

      實際上,不論是實行連帶責任還是按份額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之間都存在責任的分擔問題。如果是按份額責任,責任人之間劃定的賠償份額不僅具有內部效力,而且具有外部效力——行為人只需清償其應負賠償份額,其責任就免除,受害人無權要求行為人承擔超過其應付份額以外的責任。而連帶責任人之間的賠償份額只具有內部效力,不具有外部效力,他們都有對外承擔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

    一、 內部責任分擔的原則

      有關共同危險行為人之間的責任分擔原則,學者們對此有兩種主張。
      一種是“平均分擔論”,該學說認為“共同危險行為人在實施共同危險行為中,致人損害的概率相等,過失相等,各人以相等份額對損害結果古則是公平合理的。”[65]
      另一種觀點主張,“就諸多因素綜合評價,決定責任分擔的份額。”[66] 理由有:其一,實際上每個危險行為人的行為往往具有不同的致害概率,有的危險致害的幾率大些,有的致害幾率小些,那么各個危險人是致害人的可能性也就不一樣,責任均等,稍嫌不公;其二,各個行為人可能因各自智力成熟程度不同以及職業的不同,在主觀上相對于危險行為而具有不同的心理態度,比如共同危險行為人中有人是故意,有人則是過失,而且即使都出于過失,其過錯程度也有所不同,不考慮行為人的主觀因素,草草讓其承擔均等的責任也顯得不公正。” [67]有學者主張采取能力負擔原則,將負擔施加于擁有資產的人,擁有資產者可以將賠償負擔以價格、保險等方式分散于社會,而且可以保證其他債務人的基本生活,也便于法院的執行。[68]
      事實上,共同危險行為的根本特征是實際致害人不能確定,實際致害人都確定不了,又如何確定共同危險行為人的致害程度(或者作用力)?不能排除致害幾率小者恰恰是真正致害人的情況。所以,在責任分擔上,原則上應采用平均分擔的方法,以相等的分額對損害結果負責,這樣才能更符合法律公平的精神。但在例外的情況下也允許斟酌具體案情,參照危險行為的可能性的大小按比照分擔。

    二、共同危險行為人的求償權

      連帶債務人的一人超出應償分額履行了清債義務之后,是否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進行追債,這涉及到危險行為人的求償問題。對此,各種的法律規定不盡相同,《瑞士債務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行為人之間是否有求償權及其范圍如何,由法院裁量決定。《俄羅斯聯邦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對共同致害負擔了賠償責任的致害人,有權請求其他致害人依每人的過錯程度給付其應向受害人給付的相當分額。當過錯程度不能確立時,份額應均等。”1933年英國的《已婚婦女及侵權行為改正法》規定連帶侵權責任人向被害人賠償后,須向其他連帶債務人請求分擔,至于數額則由法院依合理公平的原則裁量決定。我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七條規定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負他應當承擔的份額。
      本文贊成追償說。因為若不允許追償其債務人必不能充分履行連帶責任,受害人的損失也不能得到充分補償;其二,如果承擔連帶責任只是使行為人之間的責任成為其中一人或幾人而非全體的責任,對于履行了賠償義務的行為來說,是極不公平的。至于共同危險行為人承擔了多少責任后可以向其他行為人追償呢?本文以為,只要行為人承擔責任超過他本人應當承擔的份額可以就其超過部分向其他行為人追償。

    第三節 共同危險行為責任承擔中兩個有爭議的問題之探究

    一、 受害人是否可以免除部分危險行為人的部分責任

      對此問題有的學者持否定態度 。[69]理由是,共同危險行為具有“共同性”,共同危險行為缺乏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構成侵權行為。受害人如果明示免除部分共同危險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則應認為是對全體共同危險行為人連帶責任的免除,而且被免除民事責任者可能正是實際致害人。
      共同危險行為的法律責任既然是連帶責任,這就意味著受害人可以向行為人中任何一人或部分人請求部分或全部賠償,也可以向全體行為人請求部分或全部賠償。如果他向一個或部分行為人請求的賠償額已經達到了他應當獲得的全部賠償額,這時他所受到的損失已經得到全部補償,他就無權再向其他行為人請求賠償,也就無所謂免除其他行為人的民事責任了。
      如果受害人向一部分行為人請求的賠償額沒有達到他應當獲得的賠償額,這表明他保留了繼續向其他行為人追債的權利。按照私法自治原則,債權人在不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處分自己的權益,法律不加干涉。所以,受害人有權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提高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腿的解釋》第五條規定:“追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害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各共同侵害人承擔同等責任。”可見,根據該規定:“受害人不可以在免除部分行為人的責任的情況下向其他共同危險行為人就全部損害結果索賠;受害人可以免除部分行為人的責任,但其他共同危險行為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

    二、法院可否依職權追加加害人作共同被告

      有人認為,法院不應該主動依職權將其他人追加為共同被告, [70]理由是法院只能在原告的訴訟請求范圍內進行裁決;原告沒有對其提出訴訟請求的被告,法院不能強行科以賠償的義務。本文不贊同這種觀點。
      共同危險行為中的被告人對共同危險行為人的起訴在民事訴訟法中可稱之為必要共同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原理,在必要共同訴訟中,如果原告只起訴部分行為人,法院應當依職權將其他人追加為共同被告。再者,在共同危險行為中如果原告只起訴部分共同危險行為人且要求他們承擔民事責任,這可能放縱其他行為人,而且被放縱的行為人很可能就是真正的致害人。

    第五章 共同危險行為的舉證責任分配和免責事由

    總共8頁  [1] [2] 3 [4] [5] [6] [7] [8]

    上一頁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 我我色综合 | 国产大学生真实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视频 | 青青久操 | www.久久视频 | 黄色毛片三级 | 青娱乐91视频| 污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好大好爽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 2020年国产一国产一级毛卡片 |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 黄色九九| 999在线| 国产日韩一区在线精品欧美玲 | 99久久精品免费 | 午夜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日韩在线一区高清在线 | 午夜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 在线免费视频你懂的 | 久久er这里都是精品23 | 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免费版 |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 福利视频网址 | 欧美一区永久视频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一区不卡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 日韩黄色影视 | xxxx久久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无号码 | 欧美黄色网址 |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a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超高清免费看片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aaaaa毛片| 国产91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