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青林 ]——(2010-12-18) / 已閱3751次
企業通過工作區域管理加強保護商業秘密
唐青林
把涉及商業秘密的科研、辦公、生產等場所設置為一個相對保密的區域,實行持證進出制度,不相關的企業人員或外人一般不得入內,這樣就相對控制了知悉商業秘密的人員范圍,降低了泄密的風險。
《廣東省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珠海市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等有關商業秘密的地方性法規,都明確規定了對涉及技術秘密的科研、辦公、生產等場所,單位應當按涉密的程度,確立不同的保密等級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泄露技術秘密。
首先,把涉及商業秘密的工作區域設定為保密區域,并通過各種顯見的方式告知企業員工和閑雜人等不能隨便進入。比如在門上貼上“工作重地,閑人免入”。
其次,針對該保密區域,安裝防范設備或采取門衛值班制度。例如,使用密碼門,只對企業內部有權進出的員工刷卡或者輸入正確的密碼才能夠順利進入;或在工作時間安排門衛輪班,保證工作休息時間里也有門衛看守等。
第三,企業應該規范在涉密工作區域內的員工的行為。比如,實行持卡進出制,沒有有效的通行證就不能進入;重視員工的平時保密教育,讓員工時刻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告誡員工在非工作場合,不能隨意談論其知悉的企業商業秘密;沒有特殊原因,員工的打印、復印、銷毀有關商業秘密的文本資料等行為都應該在保密區域內按企業規定實施,如果確實存在特殊原因,必須經過相關領導批準,且對該行為的相關信息進行備案。無權進入該工作區域的企業員工如果想進入,必須經過企業規定的有權機關批準,并持有書面證明方可進入。不論是領導還是員工,想把企業的商業秘密資料帶出該保密區域,必須經過有權機關批準,調出來后應當盡到保密職責。
第四,企業應專門為保密區域配置如電腦、打印機、傳真機、碎紙機等設備;這些設備不應該與企業開放場所的設備混用,確保有關商業秘密處于保密狀態。
第五,企業還可以在保密區域安裝攝像頭,必須安排專門的人去檢查攝像資料,不能隨便公開,以免不相關的人,尤其是對手企業的人獲得企業的商業秘密。在安裝攝像頭的管理方面,也應當注意保護企業員工的個人隱私。
編者注:本文摘自北京市安中律師事務所唐青林律師主編的《中國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百案類評》(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唐青林律師近年來辦理了大量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案件,為多起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提供辯護,在商業秘密法律領域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歡迎切磋交流,郵箱:lawyer3721@163.com,電話:13910169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