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鋮 ]——(2011-10-22) / 已閱8394次
當前世界存在的兩種主要的世界觀,一種是唯物主義,一種是唯心主義,各自都有其優點與缺點。
而唯物主義完全否定精神世界的傳承的觀點產生很大的社會惡果,導致社會心態的極度瘋狂,下面一一述之:
唯物主義,以物質世界為唯一的真實,一切依附于物質而存在。當人作為一個物質主體活在世界上的時候,是存在的;當人死了,所依附的物質載體不存在了,就什么都沒有了。意識是物質產生的,物質是意識的基礎,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應,當物質載體不存在,一切都將消失。
極端唯物主義必將導致徹底的唯物質主義,以及唯物質人生主義,導致極大的社會災難。
罪一:人生無常,如果努力一生等不到收獲或是沒有及時將收獲享受,就會導致極大的遺憾。因此就會產生如下惡果,1、人生而不平等論。認為人的智商、家庭、運氣、能力是不平等的,只有少數的優秀的人士才會取得成功,得到好的收獲,普通的人則平庸一生,那又何必要對別人好?所以唯物主義可能會造成少數人拼命努力,多數人懈怠茍且。
罪二:極度的物質占有與揮霍
根據唯物主義的理論,物質是精神的載體,當人死亡后物質不存在了,精神也隨之消亡,所以出現了極端物質占有主義與物質使用主義。即然人死亡了就什么就沒有了,那就沒有必要對未來負責,管他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都與我毫不相干,追求今生今世的享樂才是最實際的,因此凡事先下手為強,寡廉鮮恥,不擇手段,產生極端的利已主義與極端的物質占有主義以及極端的物質使用主義,以物質使用的最大化作為人生的樂趣,大量出現的使用大排量汽車,吃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竭澤而漁式的對礦產或是對大自然無止盡的索取財富,透支下一代的物質財富,是這種思想的終極體現。這些行為是完全不考慮未來、下一代的生存與生活、自然界平衡的窮兇極惡的極端物質主義觀念,將全人類社會引入崩潰的邊緣。
罪三:極度的物質主義引發信任危機
當極端物質主義出現之后,一切以物質或是一般等價物:金錢作為衡量的標準,利已主義最為極端物質主義的究極體現。一切的社會生活目的都是追求物質最大化,評判人生的標準完全以物質多少作為評判的標準,人生的價值簡單化,人生價值以金錢為基礎價格化,精神生活極度空虛,人的行為完全不考慮對其他人及社會的影響,個人的存在突現個體的獨立性而非社會性,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成為人與工具的關系,人的行為極端利已,全不利人,只要是能得到物質的行為,就敢于踐踏一切道德,漠視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
中國大量的礦難事故,大量的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正是這種思維方式的體現,以個人、個別經濟利益團體為核心,以其利益為核心,完全漠視他人的生命權與健康權,在礦山的開采與食品的生產過程中,只要是對企業或是個人有利可圖的事,可以完全不用考慮他人的生命或是健康,不采取安全生產措施,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致他人于極其危險的境地也再所不惜。
而這一切最終后果就是社會中人與人、人與企業之間再無信任可言,引發全社會廣泛的信任危機。
罪四、極端物質主義思想引發社會崩潰。
當極端的物質利益觀出現之后,一切的物質利益的分配完全不考慮社會的效果,全社會完全失去道德、人性在物質碰撞中的發揮的彈性作用。當發生社會利益沖突的時候,處于優勢地位的利益集團“比如兩油企業,中糧集團,華糧、中電”以其優勢地位對下位的民眾進行利益侵蝕,而底層民眾則以死相逼,以生命或是身體作為籌碼與政府的底線價值觀進行博弈,至全社會以崩潰的邊緣,引發極大的社會反響,社會動蕩不安,民眾無安全感,對政府無信心。
罪五、考試成為最終的利益分配方式
在極端的物質主義世界的,物質分配的唯一方式就是考試。人事的任免,公務員招考,大學考試,職稱考試成為物質分配的究極方式。中國發展出全世界最先進的考試制度,卻無法出一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因為究極的考試方式只是為了考試而考試,對科技發展與文化進步毫無幫助。
罪六、極端物質主義者敢于踐踏一切法律與道德,社會缺少基本道德底線與法律底線。
一切的社會規則與法律、法規在極端物質主義面前都是那么的蒼白與無力,為了利益他們敢于踐踏一切法律,變更一切規則。法律與司法無尊嚴可言,遵守法律不是一種榮譽,違法逃避制裁成為可以炫耀的事情,法律成為紙上的法律,事實上的潛規則到處橫行,刑法成為社會法制的底線,用最殘暴的刑事制裁來維護社會的基本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