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鑫良 ]——(2012-1-5) / 已閱21903次
陶鑫良 , 張平 西南政法大學 教授
關鍵詞: 漢字印刷字體;單字;字體字庫;字體軟件字庫;獨創性;美術作品;著作權
內容提要: 具有獨創性的漢字印刷字體之單字屬于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美術作品。漢字字體包括印刷字體具有抽象的風格特征故不具可復制性,從而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漢字印刷字體字庫包括其數字化的軟件字體字庫因不具獨創性,依法不能構成美術作品包括匯編美術作品。
一、關于漢字字體、漢字印刷字體及單字和漢字印刷字體字庫
(一)漢字字體及其單字
“字體,又稱書體,是指文字的風格式樣。”“中國文字有正、草、隸、篆、行五種。每種字體中,又根據各種風格,以書家的姓氏來命名,像楷書中有歐(歐陽詢)體、顏(顏真卿)體、柳(柳公權)體等等。”[1]字體其實就是指趨同或者統一的某種特定的文字之表達特性與風格特征,或稱文字的字型風格或字體形象。某種特定字體的字型風格、字體形象覆蓋了這一字體的所有單字,具體滲透和表現在這一字體的所有單字上。例如愛新覺羅·啟功先生創立了自成一體的“啟功體”,又如舒同先生創設的獨具風格的“舒同體”,各自獨有其特定的字形表達特性或稱風格特征,無論通篇長卷還是匾額題詞,稍通書法者一眼即能辨識。盡管啟功先生或舒同先生在兩次落筆書寫同一個漢字時,其著墨筆畫或許會稍有變化,但是其特定的字形表達特性即風格特征卻是非常趨同和鮮明的。字體本身是概括的、抽象的和無形的,字體必須落實與依附在具體的、有形的單字或單字集合上后才能顯示和表達。
(二)漢字印刷字體及單字
印刷字體是“指供排版印刷用的規范化文字形體”,而印刷的定義在國家標準《印刷技術術語》中被闡明為:“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將原稿上的圖文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藝技術。”[2]所謂印刷字體,就是將原稿上該字體的文字字形通過技術工具以印刷方式轉移到承印物上并且保持該文字字形在印刷前后一模一樣的字體,就是通過規范化、規格化、模具化的印刷技術手段機械性復制再現或者數字化復制再現“規范化文字形體”。
漢字印刷的技術手段先后主要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第一歷史階段是早期發明的雕版印刷階段,其先將寫好的文字反貼于木板上,然后將木板雕刻成反體凸字的印版。當時我國雕版印刷的主要字體是宋體楷書。第二歷史階段是畢異發明了印刷活字以后的活字印刷階段,從膠泥活字、木制活字、銅制活字一直演變為后來最常用的鉛鑄活字。近現代的鉛鑄活字通常是通過字模制造的,字模一般就是凹型字符的鑄字模具,用鑄字機通過字模將鉛合金鑄成活字再進行活字印刷。由于漢字單字的數量成千上萬,字形復雜多變,設計費時費力,字模制造困難,所以多年來我國漢字成套活字印刷字體主要局限于黑體、楷體、宋體與仿宋體。第三歷史階段是王選教授發明了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后的電腦照排階段,就此告別了鉛與火的歷史,邁人了光與電的時代,告別了我國已經沿用數百年的活字印刷技術,進人了計算機激光照相排版的數字化印刷時代,從此傳統的鉛鑄活字字庫進化為由計算機軟、硬件有效支持的數字化計算機軟件字庫。通過計算機運作的數字化字庫之漢字印刷字體至今主要仍是黑體、楷體、宋體與仿宋體等,但一些創新的漢字印刷字體例如倩體、靜蕾體等也陸續通過數字化技術脫穎而出。
(三)漢字印刷字體字庫和漢字印刷字體軟件字庫
漢字印刷字體字庫就是某一漢字印刷字體之若干數量的單字及其字符等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或者其他標準的規模化集合,例如過去遵循GB2312-80國家標準規定的單字數量及其排列方式的鉛鑄活字規模化集合所組成的傳統漢字印刷字體活字字庫;還有現在遵循同一GB2312-80國家標準依靠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運作與實現的數字化漢字印刷字體軟件字庫。當今漢字印刷字體軟件字庫的數字化運作離不開計算機軟件這一技術手段。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互聯網還沒有問世,而發展伊始的計算機軟件也還沒有介人字體領域,但我國國家標準主管部門就已于1981年5月1日起施行作為國家標準的GB2312-80簡體漢字字符集字庫,其全稱為《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其共收錄6763個漢字,并對該6763個漢字進行了“分區”處理。當時,例如黑體、楷體、宋體與仿宋體等各類漢字印刷字體適用該國家標準后就形成了相應各類漢字印刷字體活字字庫。上述GB2312-80國家標準一直沿用至今,不但原來傳統鉛字的漢字印刷字體活字字庫,而且后來居上的數字化漢字印刷字體軟件字庫,都適用這一國家標準規范。科技進步的巨大力量至今已經將傳統鉛字的漢字印刷字體活字字庫從市場到工廠全面淘汰出局,現在使用的都已全面演變為數字化的漢字印刷字體軟件字庫。例如1995年漢儀公司就向市場推出了其56款計算機漢字印刷字體軟件字庫;而方正集團目前在市場上推廣應用的是包括方正黑體、楷體、宋體、仿宋體與倩體等數以百計漢字印刷字體軟件字庫;此外,還有諸多如漢鼎字庫、文鼎字庫、微軟字庫、長城字庫、華康字庫、華文字庫、創藝字庫、金山字庫、昆侖字庫等等,都是漢字印刷字體軟件字庫。
(四)漢字印刷字體字庫的計算機軟件
漢字印刷字體字庫的計算機軟件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技術手段和技術支柱。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對漢字字體軟件字庫的運作及其單字的調用都離不開計算機軟件或其電子產品。但即使這樣,對于漢字印刷字體軟件字庫及其單字,計算機軟件仍然只僅僅是實現其再現、傳輸與顯示、打印功能的技術工具而已。運作漢字印刷字體軟件字庫的計算機軟件可能依法構成計算機軟件作品,但其不屬于本文討論的美術作品。
二、域外字體、印刷字體及其單字的法律保護狀況考察
(一)日本著作權法的規定及相關案例
日本著作權法規定了美術作品及其項下的書法類內容,法院在相關案例中也予以保護。[3]
總共4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