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瑩 ]——(2012-7-18) / 已閱7285次
案件質量是人民法院隊伍建設、審判工作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可以說,案件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能否有效實現,直接關系到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建設能否取得實效,直接關系到“公正司法,一心為民”指導方針在司法活動中能否得到充分體現,直接關系到人民法院在群眾中的公信度。
一、統一思想認識,強調案件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思想認識是進行案件質量監督管理的首要工作。一方面,要求每位法官認識到抓好審判工作質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到提高辦案質量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中心工作也是神圣職責,更是新時期政法工作的大趨勢;認識到嚴格遵守案件質量管理制度的緊迫性,進而提高接受案件監督管理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提高法官的案件質量意識,強調法官注重案件審理的社會效果,審判工作中注重增強調解意識、釋法意識和信訪意識,讓當事人服判息訴,降低上訪申訴率,維護司法權威。第三方面,要求審判人員從思想認識、業務素質、辦案能力、辦案技巧、辦案效果等各個方面與“司法服務年”活動相對照、尋找差距,為提高案件質量奠定認識上的基礎,做到了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這樣就為全面開展案件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
二、加強隊伍建設,夯實案件質量管理基礎
近年來,隨著依法治國進程的加快和公民法治意識的增強,案件質量管理工作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每位法官要從內心充分認識到加強案件質量管理的關鍵在人。因此,首先要把加強案件質量管理納入隊伍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抽調黨性強、業務精的同志充實案件質量管理力量,成立案件質量監督管理領導組,專人專職進行案件質量的監督和評查。機構的健全,分工的明確,責任的細化使案件在細節上嚴把質量關。
法官隊伍素質的提高是加強案件質量的基礎。要在抓好各項審判工作的同時,積極創造有利條件,通過不斷提高法官的業務素質來促進辦案質量的穩步提升。一是創辦各種載體,營造學習平臺。二是強化審判技能,增強法官對新形勢下審判工作的適應能力。三是積極鼓勵和支持干警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四是找準案件質量保障的突破口。把保障案件質量的突破口始終放在做好調解工作上,在調解工作中把握好三個切入點:案件爭議的焦點、當事人利益的平衡點和法理與情理的交融點。
三、建立健全制度,規范案件質量管理依據
完備且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加強案件質量管理工作的可靠保障。堅持以制度嚴明審判紀律,以制度確保司法公正,以制度推進案件質量管理,以制度落實責任追究,把庭室考核與個人考核相結合,把全院的案件質量工作任務細化、量化,科學分解目標責任,形成上下協作、環環相扣、層次清晰、系統性強的全方位質量管理網絡。
四、強化評查手段,確保案件質量穩步提升
科學的案件評查是加強案件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嚴把案件質量評查關,不斷改進和完善評查機制,可以使案件質量得到不斷提高。
一是評查范圍全面化。過去,評查案件往往僅抽查部分案件,重點評查發回重審、重大改判案件。今后要將所有案件納入了評查范圍,將案件評查比例由以往的部分審查改為全部審查,做到不遺漏一案。審判內容不僅包括案件的程序和實體,還包括庭審質量、裁判文書制作質量以及案卷裝訂等方面的情況。
二是評查責任具體化。根據案卷審查中發現問題的大小,具體案件責任落實到相關責任人(審判員、執行員、書記員等),案件責任對象具體化。
三是評查結果公開化。質量評查的目的不僅是發現案件存在的質量問題,更重要的是預防同樣的質量問題再次出現。評查后將評查結果進行公開,以求案件承辦人和全體法官能正視存在的質量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案件質量。
四是案件評查日常化。案件評查要有專職機構,根據審判工作的進展情況隨時開展案件評查,做到案結即評查,使案件質量監督評查實現日常化,從而提高了案件評查工作的質量、從而推動案件質量的提升。
[作者:黑龍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