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進展 ]——(2012-9-10) / 已閱8326次
總而言之,從社會角度而言,吳英集資詐騙案的發(fā)生與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有關(guān),與我國金融體制的長期壟斷有關(guān),更與刑法全面保護的缺失和偏向性有關(guān),這些因素所產(chǎn)生的責任不應由集資者承擔。因此即便吳英構(gòu)成集資詐騙罪,對其適用死刑也是不適當?shù)摹男谭ㄟm用角度而言,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者的集資,不存在騙與被騙的問題,當然也不符合集資詐騙罪的構(gòu)成要件。對此種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者的集資,難以適用集資詐騙罪的法律規(guī)定。至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者背后的存款人,因為缺乏與集資者的交互關(guān)系,不能成為集資詐騙罪的直接被騙人和直接被害人。當然,如果從維穩(wěn)的角度把這些人員作為案件被害人,則是另一個非刑法層面考慮的問題。
【注釋】
[1]參見《法制日報》2012年2月9日第4版。
[2]參見《“枉法違心判吳英死刑”系謠言》,《法制日報》2012年2月7日第4版。
[3]同前注[1]。
出處:《法學》2012年第3期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