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文靜 ]——(2012-11-22) / 已閱27730次
無過錯責任是與過錯責任相對應的術語,是為彌補過錯責任的不足而設立的制度。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不以行為人的過錯為要件, 只要其活動或者所管理的人損害了他人的民事權益, 給他人造成損失,不問其主觀上是否有過錯而都應承擔的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意義在于保護處于弱者地位的受害人的利益,及時救濟受害人, 使其損害賠償請求權更容易實現。
無過錯責任的表現形態主要有:1.產品責任,指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因產品具有缺陷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造成損害依法應承擔的民事責任。2.環境污染侵權,指因環境污染而發生的侵權責任。3.高度危險責任,指因高度危險作業或高度危險物導致他人損害而應當承擔的侵權責任。4.動物致人損害,指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損害而應由動物的飼養人、管理人等承擔侵權責任,但動物園的動物致人損害,動物園承擔的是過錯推定責任。
無過錯責任的法律特征在于:第一,在無過錯責任中,任何一方當事人在主觀中并不存在故意或者過失,這是適用該責任的前提,如果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當事人的事由就屬于過錯責任。第二,無過錯責任是與過錯責任相并列的責任形式,也并不意味著對等,某種意義上講無過錯責任又可稱為過錯責任的補充。第三,無過錯責任的本質在于合理確定責任、合理補償損失。因此有過錯的當事人承擔責任還可以同時實現懲罰功能和補償功能。第四、無過錯責任對一般免責事由的適用進行了限制,《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五,決定責任的要件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在過錯責任的前提下,行為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最終取決于他有無過錯,而在無責任情況下,行為人是否承擔責任并不取決于他有無過錯,而要根據他的行為和物件與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采無過錯責任歸責的立法重點,應遵循法已立,應嚴守,即對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應嚴格依照侵權責任法規定的范圍適用。一旦被列人適用無過錯責任歸責的范圍,那么,行為人只有證明存在法定免責事由,才可以免除責任(無過錯責任法定免責事由主要是指受害人故意、不可抗力,某些情況下,不可抗力的抗辯受到限制或不適用)。
六、結語
《侵權責任法》針對不同的侵權行為, 分別規定了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共同組成了完整的侵權責任的歸責體系。
“侵權責任法”的生效標志著我國民商事法律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并向完整民法典的目標進一步邁進;意味著今后個人權益能得到更加全面、有力的保護。侵權責任立法過程中,針對我國特殊國情和法制傳統的理念都涉及和考量,對轉型時期中各種復雜的利益格局的進行了充分考慮,以及對利益沖突完善了協調措施等。因此,我國的“侵權責任法”相對于其歐美國家來說,即便是比較上的借鑒,也不是通過簡單的繼受來完成,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保持侵權責任法的特色,是契合中國社會發展和現實國情的需要。因此,這部法律為中國的司法實踐提供了依據,為百姓權益保障提供了制度支持,為法治建設進一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世界民事法律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中國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曉嶺. 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J]. 法學理論, 2010, (31) .
[2] 王利明. 我國《侵權責任法》歸責原則體系的特色[J]. 法學論壇, 2010, (02) .
[3] 張振亭. 試論侵權責任法歸責原則體系[J]. 商場現代化, 2010, (31) .
[4] 楊秀朝. 公平分擔規則及其在學生傷害事故中的適用——兼論《侵權責任法》第24條之屬性[J]. 經濟與社會發展, 2010, (10)
[5]楊立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條文解釋與司法適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6] 王衛國.過錯責任原則.第三次勃興[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
[7]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 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8] 唐永莉. 論侵權責任法中的無過錯責任[J], 求索. 2010, (08) .
[9] 方恩升. 侵權責任法歸責原則論[J].制度建設, 2010,30.
[10] 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解讀[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11] 張新寶.侵權責任法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2] 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M].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13] 楊立新.《侵權法論》(第三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14] 張晉藩.《中國法律傳統與近代轉型》(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5] 吳祖祥.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j].蘭州學刊2004.(5).
[16] [美]史蒂文.L.伊曼紐爾.侵權法[M].南京:中信出版社.2003.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