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軍 ]——(2012-12-7) / 已閱8579次
恢復原狀請求權,是指所有人的財產被他人非法侵害并遭到損壞時,若能夠修理,則所有人有權要求加害人通過修理,恢復財產原來狀態,加害人拒絕進行修理時,所有人有權請求法院責令加害人恢復原狀,此種請求權的發生事由與損害賠償之債上請求權非常類似,只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所有人的權益而將其納入物上請求權的范疇,但無可否認其與債上請求權有諸多相通之處。所以,筆者認為,此種請求權當然也應該適用于訴訟時效,以衡平權利人和相對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五、結論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筆者對于物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是持肯定態度的。其理由如下:
1、從訴訟時效的功能看,肯定物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有利于督促物權人及時行使權利,從而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
2、從訴訟時效的期間起算點看,訴訟時效不存在期間難以計算的情況,如前所述,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的,也就是說,其期間的起算點是根據權利人的主觀意志,而不是根據侵權行為的結束點,因此,無論物的侵權行為是否連續都不影響訴訟期間的起算。
3、從訴訟時效的客體和物上請求權的性質看,既然物上請求權也是請求權家族成員,就符合訴訟時效客體的范圍,且物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可以歸于一宗(見前面物上請求權的性質闡述),我們又為何阻止物上請求權成為訴訟時效的客體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
注釋:
①王利明:《物權法論》,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8年版。
②梁慧星:《民法總論》, 法律出版社 1996年版。
③陳華彬:《物權法原理》, 國家行政出版社 1998年版。
④杜景林、盧湛譯:《德國民法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⑤羅結珍:《法國民法典》 中國法制出版社 1999年版。
⑥王書江譯:《日本民法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⑦程嘯、陳林:《論訴訟時效客體》,《法律科學》2000年1期第70頁。
⑧邵建東,孟翰:《德國債法現代化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⑨史尚寬:《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561頁
⑩張俊浩:《民法學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304頁。
參考文獻:
[1] 傅鼎生:《物上請求權的時效性》,載自《法學》2007年第6期,P76-82
[2] 侯利宏:《論物上請求權制度》,來源法律圖書館論文資料庫
[3] 許英:《對物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問題的探討》,來源中國法院網
[4] 王力回:《物權請求權制度研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5] 王利明:《物權法論》,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8年版
[6] 梁慧星:《民法總論》, 法律出版社 1996年版
[7] 陳華彬:《物權法原理》, 國家行政出版社 1998年版
[8] 王勝明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解讀》,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9] 沈愛玲:《物上請求權與物權保護探析》,《前沿》2010年20期,P18-20
[10] 丁珊珊:《略論物上請求權的時效性》,《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3期,P137-141
[11] 秦旺:《論物權法中訴訟時效之適用》,《廣東法學》2007年5期,P53-60
[12] 王利明:《論物權的請求權》《民商法研究》第三輯P234-244
[13] 張馳、黃鑫:《物上請求權與訴訟時效關系論》,《法學》2006年09期
[14] 陳錦華:《物上請求權的消滅時效問題之淺探》,來源中國私法網
作者:譚軍、李志文
工作單位: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