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瑜 ]——(2014-12-13) / 已閱6413次
開放的“雙十一”商標怎么辦?
今年10月30日浙江天貓網絡有限公司通過媒體發布通告稱自己對“雙十一”商標享有專用權,一石激起千層浪,給電商們帶來嚴重的不安。11月5日阿里巴巴的CEO出面聲明:“雙十一”永遠都是一個開放的節日,以放棄權利主張的聲明迅速平息了“雙十一”商標之爭,但開放后的“雙十一”商標怎么辦馬云似乎也沒有想好。
阿里巴巴的聲明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概念“保護性注冊”,這個“保護性注冊”不是大量進行聯合和防御注冊,而是為了防止別人注冊而先行注冊,取得權利后并不主張專有權利。這種所謂的“保護性注冊”的有個特點就是:商標由一家注冊卻多家使用。盡管這種“保護性注冊”在國外已有先例,但對我們知識產權人還是一個新課題,如何給它制定“游戲規則”?僅僅只有一紙聲明,京東的劉強東心理犯嘀咕:“當我和馬云一起喝茶的時候,馬云會不會滿臉堆笑遞過來一紙訴狀告京東商標侵權?”馬云心理也不踏實,他公開表示放棄“雙十一”商標專用權,那些多如牛毛的小微型電商會不會胡亂使用“雙十一”商標?他們是“流氓無產者”搞亂了的江湖如何收拾?
曹操《短歌行》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丞相一句廣告詞使杜康酒流傳了近兩千年,但是我們現在去很少見到了,這多少與“杜康”商標有關,三個杜康酒廠在爭“杜康”商標,最后國家工商局撮合達成一家注冊三家共同使用的決議,但是國家工商局和的稀泥彌合不了三方競爭的裂隙,三家酒廠在相互的纏斗中走向了沒落。國家工商局也以同樣的方式了結張裕與葡萄酒行業長達九年的“解百納” 商標之爭做出了一家注冊幾家免費使用的決議,與“杜康”案不同的是將眾多的中小全部排斥在外。這是個顯失公平的方案,幾家大企業沒有任何義務卻可以永久免費使用。沒有使用規則,權利義務嚴重失衡,嫌貧愛富,在行業內部顯失公平,使我們不由得擔心“解百納”是否會步“杜康”商標的后塵。
“雙十一”商標一家注冊多家使用是出于權利人主動行為,但只有一紙聲明,比“杜康”和“解百納”更加沒有規則。一人注冊多人使用的商標有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它們都有法定的規則,但“雙十一”是由一家注冊的普通商標,當眾人都可以使用卻沒有現成的規則可循。張裕將行業內認為是通用名稱的“解百納”注冊商標引發行業的爭議,筆者當時建議張裕將“解百納”商標開放給行業使用,張裕制定出使用規則和條件,對于不遵守規則的直接以侵權論處清理出門戶,這樣行業可以放棄爭執,共同將商標維護好,各自利用這個商標提升自己的產品溢價,共同從中獲益。馬云是絕頂聰明的,他明白獨占“雙十一”商標不利于“雙十一”這個虛擬購物狂歡節的打造。但是沒有規則就沒有江湖秩序,同樣不利于電商們對“雙十一”品牌的打造。馬云和劉強東等電商大佬們應當坐到一起協商,共同制定一個有公信力的商標使用規則,規范市場上的使用行為,簽署商標共同使用宣言。這樣劉強東等大佬可以放心使用,還可以防范、打擊小微電商等“流氓無產者”不規范的行為攪亂了商標的形象。只有規范的使用,“雙十一”這個商標才具有生命力,整個行業才能從中分享商標帶來的利益。
隨著經濟發展,各種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企業注冊商標的原旨也隨之發生變化,法律跟不上商業模式的快速變化,那么就讓我們知識產權人緊跟變化,協助制定符合商業模式的商標使用規則。
作者:王瑜
2014年12月作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