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翊 ]——(2004-6-4) / 已閱16653次
(四) 樹立效益意識。
當代檢察人員在保證辦案質量的同時,還應當注重效益。這是事關檢察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緊要問題,也是檢察工作適應形式的需要。當前,一是要加強職務犯罪偵查一體化建設,加強公訴人隊伍建設,通過建立偵查人才庫、公訴人才庫,完善靈活快捷的指揮調度系統,實現人才、設備、資訊等偵查資源的高度整合,發(fā)揮規(guī)模效益,提高大、要案的辦理能力。二是要簡化訴訟程序。對被告人認罪、情節(jié)輕微的刑事案件實行簡化審理,加大簡易程序的適用,或者另辟蹊徑,進行改革嘗試,如朝陽區(qū)人民檢察院實行的輕傷害案件審理程序的改革,針對輕傷害案件所占比例大的情況,朝陽區(qū)人民檢察院作出了針對被告人認罪的、情節(jié)輕微的、被告人和被害人達成賠償協議,被害人表示不追究被告人責任的案件進行相對不起訴處理的改革嘗試,取得很好的社會反響。三是加快科技強檢的步伐。必須加大投入,提高偵查、起訴、檢察政務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廣泛運用多媒體示證,加快電子檢務發(fā)展步伐。
1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8,P1616
2 高建剛等,國家追訴與法律監(jiān)督關系新論,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1,(1)
3 溫輝,中國憲政體制下的檢察權,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3,(5)
4 溫輝,中國憲政體制下的檢察權,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3,(5)
5 樊崇義,刑事訴訟法學(1999年修訂版),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P30
6 左衛(wèi)民,刑事程序問題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P8-9
7 6陳光中、徐靜村,刑事訴訟法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P48
8 陳興良,刑事法評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3)
9 種松志,論現代公訴制度的構建,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2,(5)
10 羅·龐德,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法律的任務,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