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立軍 ]——(2004-8-16) / 已閱9433次
殺雞與監獄工作科學化
作者:宋立軍
我常想什么是“科學”的問題。其實,“科學”就是“簡單”。你看,控制空調、電視機不用跑來跑去、登上爬下的,有個遙控器就行了。據說,有的電器還可以用語音控制。這么簡單的操作,就是“科學”。
有一次,我在市場上買了只雞,請專門殺雞的人幫助殺,每只一元。這真是方便,想想過去我們買雞都要自己殺,弄得到處都是雞毛雞血。在殺雞處,要殺的雞可真不少。自動脫毛機一轉,十幾只光凈的雞幾秒鐘就被撈出。怎么才能認出哪只雞是自己的那一只呢?殺雞的人有辦法,她在把雞放入脫毛機之前,會當你的面把雞的爪子或冠子或翅膀尖剪下來(光爪子就有幾種剪法),并讓你記住。這種簡單易行的辦法不知是誰想的,還真有創意。
此后,我常常思考這個殺雞的問題。實際上,還可以想出別的辦法。例如:首先,準備一些編了號的腿環;接下來,分別給要殺的雞套上;然后,登記造冊;最后,等雞殺好后再請雞的主人簽字領雞。
前后哪種辦法更科學呢?當然是前一種。為什么呢?因為前一種更簡單。后一種盡管操作上更規范,但是殺雞的成本太高,費時費力費人手。
但是,我們的監獄工作卻經常做“殺雞套環”的事。有些本來很簡單的事,卻因為我們追求所謂的“規范化”、“科學化”,搞得越來越復雜化了。弄得基層的同志整天忙于應付重復來重復去的資料和表格,幾乎沒有時間去做該做的工作。
我認為,科學應該有兩部分組成。就如空調電視的遙控器,設計的過程是復雜的,而使用的過程卻是簡單的。而監獄工作,從一定意義上講,是缺少設計的,或者說是把設計和使用混在一起了。事實上,這種做法本身就毫無科學可言。
我不知道,殺雞事例與監獄工作科學化在機理上是否有可比性,但從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感覺這其中肯定是有聯系的。最起碼,我們在工作中要做到:強調“科學化”、“規范化”時,千萬別忘了“簡單”。要知道,簡單才是“科學化”的最直觀表現,才是“科學化”的最應有之義。
作者:宋立軍
單位:江蘇省宜興市
江蘇省丁山監獄
蘇州大學在職法律碩士
郵編:214221
電話:05107429123或13861524689
電子郵箱:slj405@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