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国产成人精品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庭前證據交換制度的構建

    [ 任玉峰 ]——(2004-9-17) / 已閱23881次

    (十三)當事人在證據交換時認可的證據和事實,在庭審中又反悔的,除當事人有確鑿的證據足以推翻以外,不予支持。當事人有證據足以推翻原認定意見的,由此給對方當事人造成的損失由該方當事人承擔。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及時出示的證據在證據交換時應當明確提出舉證主張,并準確說明證據形式、內容、來源、證明對象以及不能及時出示的理由。

    (十四)對當事人有爭議的事實和證據應當分類統計并記錄在卷,經當事人確認后,整理好雙方爭議的焦點。

    (十五)當事人在庭前證據交換中提出提交新證據的要求,應當予以準許。并根據實際情況或征求雙方當事人的意見,確定第二次證據交換的時間、地點,同時告知當事人逾期不能提交的法律后果。

    (十六)證據交換一般以二次為限。但對于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或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再次組織證據交換的案件除外。

    (十七)主持證據交換的審判人員在證據交換過程中,不能發表對證據和事實的認定意見[12]。

    (十八)通過證據交換,根據當事人的合意,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由法院認可后制作并向當事人送達調解書。該調解書由當事人簽收后即產生法律效力。

    (十九)證據交換完成后,當事人不能達成協議的,由主持人員根據證據交換的情況,確定案件適用的程序和審判組織(含獨任審判員),納入審判流程管理,及時排期安排開庭或徑行適用簡易程序審判。

    (二十)開庭審理由組織證據交換的審判員以外的合議庭(或審判員)主持。[13]

    (二十一)開庭審理時僅圍繞已整理好的原、被告爭議的焦點、經過交換的證據和當事人在庭前證據交換中已經主張而因客觀原因未能在交換中出示的證據展開法庭調查、質證、認證。沒有特殊情況,不準許當事人另行增添證據。

    對當事人堅持提交的證據只做統計,不組織質證。但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在庭前證據交換時確實無法提交或不可能提交的證據除外,但該當事人需承擔對方因此而增加的費用。

    (二十二)當事人在證據交換時對對方證據的承認、異議以及異議的理由可以直接作為庭審作出認定意見的依據。

    (二十三)二審審理僅以一審所爭議的焦點和調查的證據范圍為限。

    四、庭前證據交換制度與相關問題

    (一)庭前證據交換與開庭審理的關系問題。在英美法系國家的訴訟模式中,審前準備程序與審理程序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程序,案件經法院受理后,必須或者經當事人協商一致而進入特定的準備程序,由雙方當事人分別提出自己的主張,理清相互之間的爭點,確定支持自己主張的證據范圍,收集支持自己主張的證據并相互開示,最終形成確定的爭點和調查范圍,才轉入審理程序。開庭審理僅圍繞證據交換時所固定的證據展開調查,組織當事人就庭前所形成的爭點進行辯論。由于審前準備是一個獨立的程序,階段性很明顯,能夠保障其一直遵循一個“起訴—答辯—準備—證據交換—再準備—再交換”最后進入審理程序的一個不可逆性的訴訟機制。我國目前尚沒有獨立的審前準備程序,采取的是審前與審理相混合的一體制。因此既要擺正庭前證據交換的從屬性地位,使其保持與開庭審理的統一性,為開庭審理固定證據,形成爭點,提供穩定的爭議體系;又要注意庭前證據交換相應的獨立性和階段性,注意區分證據交換與庭審舉證、質證的不同點,切忌成為變味開庭,交換結果非因法定事由不能回復,使證據交換的交換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相對的穩定性。同時,為了能夠使證據交換充分發揮其效能,還應當明確適用證據交換的案件范圍。對于證據較多、案情比較復雜的案件或當事人申請進行證據交換的案件,應當將庭前證據交換作為庭前準備活動的必要內容,這樣可以達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效果,能夠保障審判人員及時確地把握案情,有效提高訴訟效率,確保審判質量。而對于大部分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因為不受調查順序、辯論順序的限制,其形式比較隨便,因此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如果機械套用則未免畫蛇添足,與構建該制度的初衷相悖。

    (二)庭前證據交換與當庭舉證、質證、認證的關系問題。 法律規定當庭舉證、質證、認證的目的在于充分保護雙方當事人參與訴訟的權利,保障法院認定案件事實、做出裁判的中立性、公開性和公正性。而庭前證據交換是在法院的主持下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參與就案件的證據進行程序性處理,其目的在于固定、保全證據,整理爭議焦點,為庭審中對證據的認證和對事實的認定準備材料。在庭前證據交換過程中,除當事人自己對案件證據和事實作出實體認可和處分外,法院不做實體認定和處理。對于證據認可與否,發表何種意見,完全由當事人自主,對證據認可的意見和對訴訟及實體權力的處分,完全符合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

    當事人的當庭舉證應當以在庭前證據交換過程中提出舉證主張為前提的。即使當事人在庭前證據交換過程中,確因客觀原因不能出示證據的,應當以證據目錄或其他的形式提出提交該證據的主張,否則,即使當庭提交的證據,法院也可以不組織當事人質證,除非對方當事人同意。因此,庭前證據交換與當庭舉證、質證、認證是一對辯證統一的關系,那種認為庭前證據交換有違于當庭舉證、質證、認證的法律規定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是形而上學錯誤觀念在審判實踐中的反映,應當予以摒棄。

    (三)關于當事人在證據交換后重新提交證據的問題。 根據傳統的審判觀念和“以事實為根據”的審判原則,只要當事人提交的“新證據”能夠證明與案情有關的問題,就應重新組織當事人進行質證,并做出最后認證意見。法院如果對當事人提交的“新證據”不予采用將會造成“事實不清”的后果,從而產生“錯案”。筆者認為,法律對當事人權利的保護是基于當事人自己對權利保護的基礎之上的。法律對當事人權利的保護應當有時間上的約束,如訴訟時效制度的規定、審限制度的規定、舉證時限制度的規定等都體現了這一原則。無期限限制地對一方當事人進行保護容易導致法院的判決總是處于不穩的狀態,有損法律的尊嚴,也是對對方當事人的不公正,更不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同時作為判案根據的“事實”并不是過去所發生的客觀事實,而是一種能夠被已有證據所證實的“法律事實”,有時它與客觀事實是截然相反的。如住宅樓上的擱置物掉下來致人傷亡的案件,因無法查清擱置物的物主,就只能推定同主該樓的住戶共同作為“物主”承擔賠償責任,而事實上這些人根本不可能共同擁有該物。事實上,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觀認為,人們對于事物的認識是一個曲折發展的過程,總要經過一個從無知到寡知再到多知的階段。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是最大限度的接近于客觀,但總不能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客觀事物本身,只要在此時此地是正確的就已足以。所以,在證據交換完結后(其時舉證時限已經屆滿),當事人提交的新證據,原則上應不予采納。

    (四)庭前證據交換與庭前調解。 目前有很多法院都設置了庭前調解機制,目的在于提高訴訟效率,降低訴訟成本,減少當事人訟累。但是實踐證明,由于沒有可靠載體和操作程序,為調解而調解,收效是很微弱的。有些法院的調解案件數量雖然是增加了,但卻沒有因此而提高辦案效率,有的甚至更增加了當事人的負擔。庭前調解工作如何開展,人們都感到莫衷一是,因此庭前調解亟待規范。如實踐中對于庭前調解使用何種形式的筆錄,不同的法院就有不同的做法。有的用庭審筆錄,有的用調解筆錄。而兩種做法都有欠妥之處。因為調解筆錄是以“調解”這個目的作為其存在基礎的,實踐中往往是先有了調解的結果才制作調解筆錄,僅僅是起到記載調解結果的作用,無論是從邏輯角度還是從訴訟程序的不可逆轉性的角度來講,都是不正確的。而調解是否成功關鍵在于當事人合意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審判人員主觀意志所左右。一旦調解不成則調解筆錄既沒有附卷宗的必要也沒有附卷宗的地位,結果只能是廢棄,這對于法律文書來說是很不嚴肅的。而用庭審筆錄進行庭前調解,就與“庭前”相違背。案件一旦調解不成,轉審判庭進行審理時已經當然地成為了“二次庭”,同時也存在當中更換審判人員、書記員等額外的程序性問題的產生。這樣就人為的使訴訟程序變得更繁瑣,不能保證審判效率的提高。而使用證據交換筆錄就會有效解決這些矛盾。證據交換本來就是庭前準備的內容,證據交換筆錄是以開示、保全、固定證據為目的的,調解只是交換證據的副產品。通過證據的交換,雙方當事人都了解了原先所不知道的東西,使雙方當事人都獲得了與案件有關的事實情況,各自知曉對方手中用以攻擊的“武器”,確定雙方的勢力,從而確立對待糾紛的態度——是“和”還是“戰”。是“戰”,須采用什么訴訟策略,還須提交哪方面的證據;是“和”,價碼是多少,底線多大。這樣對訴訟結果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才使當事人處理自己權益時有根有據。當事人和解的直接記錄在案,經法院認可后送達調解書,體現了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認可和對當事人處分自己權力的尊重;一旦調解不成,就可以將交換筆錄作為固定當事人證據的材料用于庭審,從而使庭審能夠有針對性的簡練的開展。因此以庭前證據交換為載體開展庭前調解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證據交換制度的構建需要與訴辯制度的改革、簡易程序的規范使用等相結合才能取得最大效益。隨著社會法治水平的不斷提高,通過人們不懈的探索和追求,證據交換及其相關制度必將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其在民事訴訟中的作用也必將越來越突出。


    [1] 《審前準備程序的建立與完善》 任智峰、樊小燕 載于《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第45期。
    [2] 該規定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分別規定:因當事人在二審中提交新證據而改判或發回重審的“不應當認為是一審裁判錯誤。”“對方當事人有權要求其補償誤工費、差旅費等費用。”
    [3] 畢玉謙主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釋解與適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4] 畢玉謙主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釋解與適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5]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后,如果需要提交答辯狀,就須在“十五日“之內,如果“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從中可以看出,對于“答辯”,被告可“作為”,也可“不作為”,即使不答辯,法院的審理是否對該被告產生不利影響,法律卻沒有規定,
    [6] 《布萊克法律詞典》。
    [7]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提交,并由當事人互相質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2條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經過庭審辯論、質證。”
    [8] 這是要求被告履行提交答辯狀義務的前提。
    [9] 沒有法律責任的義務不能稱得上是一項完整的義務。這是落實提交答辯狀義務的關鍵所在。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 人人舔人人插 | 国产短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福利 | 免费观看一级特黄欧美大片 | 久久机热一这里只精品 | 中国一级特黄特爽刺激大片 |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丁香 | 成人影院欧美大片免费看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黄色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视频色www永久免费 视频免费1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美女操 | 亚洲第一a|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 a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1麻豆国产极品在线观看洋子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欧美 | 深夜福利国产精品亚洲尤物 |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 把女人弄爽特黄aa大片视频 | 特别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视频大全 |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第一 | 特级淫片日本高清视频 | 黑人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爱爱欧美| 嫩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 看一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毛片日韩一级在线 | 中文字幕日本一级高清片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中日黄色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