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紅軍 ]——(2006-4-29) / 已閱20913次
[1]關于全面賠償的原則參見王利明主編《民法.侵權行為法》,,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561頁-第571頁。
[2]參見黃步云著《家庭生育行為的經濟分析》,人民網[EB/OL]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20340&typeid=41&openfile=0
[3]王家福主編《中國民法學.民法債權》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頁
[4]這種比較是基于我國《民法通則》及其他司法解釋在規(guī)定被撫養(yǎng)人范圍上采蘇聯模式,即同時包括法定的扶養(yǎng)關系和事實上的扶養(yǎng)關系中的被扶養(yǎng)人,蘇聯模式的相關內容參見楊立新著《人身權法論》[M],中國檢察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222頁。
[5]Black‘s Law Dictionary, West Publishing Co. 1990, 6thed. P .577.
[6]王軼著《期待權初探》,《法律科學》(西安)》[J],1996年第4期。
[7]《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父母對子女有撫養(yǎng)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扶助的義務。
[8]《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三款子女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yǎng)費的權利。
[9]筆者的這一結論是建立在以下兩個基礎上的:其一是我國《民法通則》及其他司法解釋在規(guī)定被撫養(yǎng)人范圍上采蘇聯模式;其二是我國已經單獨就胎兒的撫育期待權損失賠償進行規(guī)定;
[9]以下內容參見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0]杜景林.德國民法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206.
[11]王澤鑒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第343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2]梅仲協《民法要義》
[13]
[14]王澤鑒 《侵權行為法》105頁,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7月版
[15]王澤鑒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第343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6]王利明《民法.侵權行為法》第382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版;
[17]程嘯《論侵權行為法上的過失相抵制度》中國民商法律網
[18]劉得寬《民法諸問題與新展望》第231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