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炳辰 ]——(2006-12-13) / 已閱9263次
中國需要辛普森
辛炳辰
針對邱興華案二審時公訴人不同意對其進行精神鑒定一事,12月10日,著名法學家賀衛方、何兵等人通過網絡發表公開信,呼吁法庭對邱興華進行精神病鑒定。群眾為之愕然,殺人惡魔本是罪有應得,何來非議?但法學家們所關注和期待的,是對程序正義的宣揚,是對司法鑒定制度現存弊端的責問。這讓我想到了辛普森。中國需要辛普森,司法也需要程序正義。脫離程序正義的審判結果,違背了人權,也永遠經不住歷史的考驗!
辛普森,美國著名橄欖球明星,1994年被控謀殺前妻,經過控辯雙方歷時474天的唇槍舌劍,辛普森終因微小的證據不充分而逃脫了刑事罪名,陪審團裁定其無罪釋放。12年后辛普森準備出版新書《假如我干了》,以假設的口吻回顧當年的殺妻案,還將在電視節目中敘述曾經矢口否認的謀殺過程。
其實辛普森案是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一種較量,但美國最高法院的做法并不能作為程序公正優于實體公正的佐證,只是美國最高法院為了使公民的人權得到基本的保障,從無罪推定入手,實現程序的正義。從現在看來,或許放縱了辛普森,但實際的效果是使人們增加了對法律的信心,增加了對自己人權保護的意識。試想,如果因為逃脫了一個辛普森,而挽救了更多因為程序弊端,無端受冤的人,那的確是實現了法的社會價值。辛普森案換來的是程序正義,是避免了刑訊逼供,是維護了沉默權,是對證據規則的最好解釋。所以對辛普森案的審判,是對公民權利的一種承諾,是保護人權的宣言!
誠然,歷史放縱了一個辛普森,甚至更多的辛普森,但為了社會全局的正義和法律至高的理念,這是必須犧牲的。在中國目前法制的情況下,由于受幾千年法律傳統,儒家善惡標準的影響,更需強調程序的公正。中國需要辛普森,不是為了邱興華,而是為了公平、正義的司法價值。在民眾樸素的正義觀中,殺人償命是天理。然而,我們將死刑案件付諸刑事司法審判,就是為了擺脫野蠻的報應,實現文明。走在法治之路上的國人,應該有更寬容和更開放的心態來看待邱興華的司法鑒定,以及法學家們不遺余力的呼吁。更為關鍵的是,對于法官而言,于沸騰的民意之間,必須秉持法律人的理性。讓民意的歸民意,讓法律的歸法律,這樣的選擇是法治之必然,也是民眾之福祉而非民意之背離。
中國需要辛普森,需要程序正義!讓自由女神的火炬也來照亮我們的眼睛,為了我們至高的人權,為了我們永恒的正義!不僅為了邱興華,而是更多的人!
而我,甘愿做一個人權戰士,去奔走,去呼喚,去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