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国产成人精品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國有經濟與資本市場分析

    [ 李克垣 ]——(2007-6-26) / 已閱18035次

    國有經濟與資本市場分析

    李克垣 (上海交通大學MPA)

    【摘 要】 我國經歷了20多年的市場化取向的改革發展到現在,改革要想繼續深化,建立真正的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國有企業改革和資本市場完善是一道過不去的坎。基于此,本文對國有經濟與資本市場進行分析,從股票市場建立歷程出發,指出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伴生物,然后將論述國有企業與資本市場之間的內在性矛盾,最后在借鑒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股票市場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對中國國有企業及資本市場改革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議,指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私有化和打破壟斷,資本市場則要在嚴格監管理下逐步完善,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支撐。
    【關鍵詞】 國有企業,股票市場,私有化,反壟斷


    我們第四小組9個人選擇了“國有經濟與資本市場分析”這個課題作為莫童老師所講授的《國有資產管理》這門課程的結業論文方向。小組9位成員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查、研討,最后形成了本篇論文。由于“國有經濟與資本市場分析”這個題目實在太大,限于篇幅及能力所不濟,因此我們在其中選取了一個比較小的切口進行論述,國有經濟主要限于上市或可能上市的國有企業 ,資本市場僅則主要以股票市場為例,論述的問題則選取在國有企業與資本市場的矛盾及改革方向。本文將在明晰概念的基礎上,從股票市場建立歷程出發,指出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伴生物,然后將論述國有企業與資本市場之間的內在性矛盾,最后在借鑒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股票市場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對中國國有企業及資本市場改革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議。
    一、國有企業改革與資本市場的建立
    在了解一下中國股票市場建立之間,讓我們首先要了解了歐洲最原始的股票市場是怎么建立的。16~18世紀一兩百年時間,是所謂的“重商主義”時代。當時的歐洲各國政府,為了掠奪大量的黃金白銀,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家國有企業——東印度公司 。東印度公司是以炮艦為前導、以盈利為目的一家公司。當時歐洲各國政府為了掠奪殖民地,不停的打仗,打得民窮財盡,不得已只有發行戰爭債券,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債券。戰爭債券到期得償還,但政府仍然無力償還,還不起的債務(中國稱為“白條”)就叫做“存量”(stock)。政府控制著一大堆還不起錢的債券(或者叫“白條”),到最后還是要還的,那怎么辦呢?當時就有幾個聰明的人說,要還掉“白條”就得搞個“市場”來騙。市場叫做market,所以就搞了一個stock market ——“白條市場”(我們翻譯成“股票市場”)。當時國王就說,好啊,這我可以做到,但我怎么騙人去買白條呢?聰明人說,“白條”現在千萬不能賣,因為它沒價值。那么國王說我怎么創造出白條的價值呢?聰明人就說白條的價值是可以創造的,你就告訴他們這個“白條”的價值是取決于未來的現金流。國王說,這個未來的現金流用什么做擔保呢?聰明人就說用“東印度公司”未來掠奪的金銀財寶來做擔保。然后,政府就勸告老百姓買“白條”,因為它代表的是未來的財富,就是東印度公司從亞洲、非洲、南美洲掠奪來的金銀財寶,而這就是“白條”未來現金流的保證。政府將白條賣給第一批傻瓜,第一批傻瓜再用同樣理由賣給第二批傻瓜,然后賣給第三批傻瓜,到最后把“白條”的價格炒得無比之高。可是這么細小而不成熟的市場所寄托的只是未來不可預測的現金流,終于發生了三次金融危機。
    花這么多筆墨,描述歐洲股票的建立過程,并不是為了有趣。實際上,我國股票市場的建立與歐洲有些類似。中國的股票市場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國企改革的產物。改革初期,我國基于對傳統國有企業弊端的認識,實行了“撥改貸”的改革,將原來對企業的財政撥款改為銀行貸款,以改變企業無償占用國家資金的狀況,但沒有收到預定的效果,國家的所有權約束和國有商業銀行的債權約束全部無效,國有企業貸款不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呆壞帳不斷增加,金融風險積聚。間接融資不行,經濟學家開出的藥方是,發展直接融資,成立股票市場,將社會儲蓄轉化為投資。于是,1986年9月上海工商銀行信托投資公司開辦股票、債券的代理買賣業務,1990年12月成立了我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其后深圳證券交易所也相繼成立。國有企業從股票市場圈占了巨額的資金,國有銀行也把呆壞帳剝離出去,實現“債轉股” ,這與歐洲國家出售的“白條”何其相似。不幸的是,中國股票市場重復著歐洲的歷史,同樣是演繹著“博傻”的行為,投機色彩濃郁,終于導致2001~2005年歷經5年的大蕭條。同樣遺憾的是,國有企業并沒有通過上市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有效的現代企業制度并沒有看到建立的曙光。可以說,國有企業改革從“撥改貸”、“政企分開”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再到成立國資委,可謂屢敗屢戰,但始終沒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改革辦法。官員與專家學者都在尋找新思維,近期,國資委于2006年12月公布了《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專家們則提出了MBO(管理層收購)的辦法。
    二、國有企業與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其矛盾
    國有企業改革為什么屢戰屢敗?國有企業為什么沒有通過上市獲得新生?新思維能否獲得成功?我們要從國有企業本身以及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尋求答案。只有找到了病根所在,我們才能對國有企業改革開出針對性藥方,否則只是腳疼醫腳,頭疼醫頭,始終“摸著石頭過河”。
    首先,國有企業的根本問題在于真正的所有者缺位 。因為國家是虛的,它委托政府管理國有企業,但這種委托—代理關系難以有效解決國有企業的低效問題,即使上市仍然其不能使其成為現代企業。第一,西方委托——代理理論是以私法人產權關系為研究對象,我國國有企業的公法人關系與此相差甚遠,最根本的差別是,我國國有產權缺乏一個最初的、人格化的、真正關注其運行效率的委托人;第二,在我國,縱使存在著委托—代理關系,但政府的代理權的取得并非是以初始委托加以委托,而是國家以政權為依托,是“自己對自己的委托”;第三,在我國過去只存在行政代理而不存在經濟代理,改革開放以后,經濟代理仍將依附于行政代理。
    其次,我國的股票市場還不是真正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的本意是什么?就是資產放進去,可以帶來收益。美國老百姓通過保險金、退休金,將他一生的財富放在股票市場里,這才是真正的資本市場。但我們敢把身家性命的錢放在股市里嗎?我們不敢,所有的人都是拿錢到股市里賺一把就走,沒有哪個人敢指望股市養老。根本的原因,我們的上市公司不分紅或者即使分紅其收益率也低于銀行存款,股票市場根本就是一個投機市場,而不是一個投資市場,所以大家才叫“炒股票”。莫童老師在授課時,告訴大家不要叫“炒股”,而應該叫“參與資本市場投資”,這非常的對,股票市場的本意就是讓人投資的,當股東拿紅利應該是與把錢存銀行吃利息一樣是令人愉快的事,但遺憾的是,在我國“炒股炒成了股東”成了對一個參與資本市場人的嘲笑。我們總是說“股票市場是有風險的”,當初把那些投資股票市場賠得血本無歸的歸責成缺少風險意識,而且不斷地要教育散戶要有風險意識,證監會好像做得很對,其實錯了,而且大錯特錯,股票市場只有短期風險,不應該有長期風險,因為股票市場所反映的就是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這才叫股票市場。美國股票由于有成熟的市場監管,股價長期總是往上走的。我國的股票市場,成立目的,就是為國有企業解困的,國有企業從股市圈錢時從來沒想過要回報投資人,就跟當初從銀行貸款一樣從來沒想到要還過,所以股票市場先天就不足,但后天也不彌補,證監會從未真正起到對上市公司監管的作用 ,現在反而不務正業,轉行干起教育來了。所以,歐洲股票市場初期階段發生的官商勾結、內幕交易、操縱股價、借錢炒股等等丑陋現象,在我們今天的股市上重演著。即使目前上證指數站上4千點大關,我們股票市場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否則大家根本不需要害怕是4千點,還是5千點。
    第三,國有企業的內涵與資本市場的內在性存在著矛盾。國企的性質,決定了國有資產不能便被買賣,不能像一般商品一樣參與市場競爭,其背后的監管力量是多重的。而資本市場的內在性要求所有上市資產都是全流通的,上市證券產品在按照風險和收益的原則等價交換,在金融期貨等衍生工具推出后,買空賣空等會成為經常手段,特別是整個證券市場要求的公平、公正、公開,這是維護證券市場正常運行的基礎。因此,當國企上市后,國企的內涵就與資本市場的內在性尖銳對立了,國企的壟斷性與資本市場的“三公原則”相矛盾;國企的有限流動(股改后,國有股權流通仍要受上級部門監管)與資本市場的自由流動相矛盾。
    第四,市場經濟企業經營的無限性與國有企業的行政條塊的剛性的矛盾。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以利潤最大化為原則,因而企業的經營范圍是無限的,哪里能賺錢就去哪里。但是國企經營領域受到行政條塊分割的影響,比如傳言中國聯通將要拆分;中運航運、中海發展等5家大型航運國企面臨重組,重組后業務重新劃分,各有各的勢力范圍。國資委《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與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10年,中央企業數量將由現在的161家減少至80—100家,上海也將實施國資整合大計劃。這種行政條塊的剛性劃分并不一定是按照經濟邏輯進行的,但由于國企的屬性特征,這種劃分還會繼續。市場障礙在逐漸拆除,國資委卻在人為設置障礙,國企發展與規模經濟規律相沖突;國資委的行政調配資源與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相沖突。
    三、對國有企業與資本市場改革的路徑選擇
    在理清了國有企業以及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之后,我們需要思考國有企業及資本市場改革的路徑選擇問題。這些年,我們對國有企業改革的思路是“抓大放小”,國資委《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也繼續了這一思路,要“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所謂“抓大”就是大企業堅持公有制,“放小”就是中小企業實行私有化。我們認為,這一思路是正確的,但是目前的實際操作出現了問題。
    首先來討論一下中小國有企業的私有化問題。目前我們主要采取的是管理層收購(MBO)的辦法,雖然這種管理層收購已與真正的MBO精神 相去甚遠,但確實在大規模地在我國各地經常性地上演。中小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方向是對的,因為這樣從根本上解決了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的問題,但目前這種私有化的方式不對,沒有信托責任的國企老總把企業做的很差,把會計帳面上的凈資產弄得很低,甚至為零為負,所以不花什么錢或花很少的錢就可以把國企變成自己的私人企業,然后把工人推向社會。 工廠成了廠長的,為工廠辛苦打拼30年的工人卻下崗了。改革的利益歸于自己,改革的社會成本由全社會來負擔,造成了社會新的不公平。反過來,我們可以看看東歐一些國家的私有化,雖然“私有化”的口號很早就喊出來了,但是其過程卻是緩慢的,例如波蘭一個船廠的私有化可以談上五年,而我們半遮半掩的私有化的“效率”卻高得多,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工人在其中根本沒有什么發言權,成為被驅趕的對象。社會不穩定的種子由此埋下了,“清算”成為將來民主化的陰影。
    對中小國有企業的私有化,必須進行嚴格、公開的審計、評估,通過拍賣、招標等程序進行,而且要規定非管理層人員收購優先,同時工人要組成真正的工會組織,與收購人員進行安置談判,這樣盡最大可能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和社會的公正與穩定。拍賣國有企業所得,不應該籠統地劃入地方財政,而且應該指定專用用途,比如可以抵沖養老金的空帳,或者支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等社會純公共產品的供給。
    其次,上市國有企業的部分私有化——國有股減持問題。也就是上市公司所進行的“股改”,基本思路就是出售部分國有股權,這是國有企業的部分私有化。對于政府決定進行股改,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我們沒有任何的懷疑和猶豫,但是股改的方式本身不是一個正確的思維,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破壞著政府信用。國有股減持,英國有過成功的經驗,我們不妨學習一下。英國1979年對公有企業進行的私有化改革就是全球少有的幾個成功案例。英國所推行的政策是分三步執行的:第一步,在國有股股權不變的情況下,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經營這些企業。第二步,把經營狀況好的國有企業拿到股票市場上進行國有股的減持,而壞的國有企業的股份是不減持的。為什么要讓好的國有企業上市?就是因為國有企業的發展代表政府的信用,好的國有企業上市,才能夠給股民帶來福利。中國股票市場成立之初,上市的國有企業基本上都是糟糕的企業。這種企業給股民帶來的是進一步剝削。英國政府非常理解這個道理,所以只會推出最好的國有企業進行國有股的減持,新加坡也繼承了這種想法,可是我們就沒有學會。第三步,國有股減持之后的企業,政府保留了一股“黃金股”。英國政府的目的就是在企業重大決策時避免損害國家利益。從我們的股改措施來看,哪一條符合這個定律?在我們股改過程中,發生的事情令人氣憤,諸如在股改之前上市公司股權大量轉移、上市公司通過顧問公司到證券公司營業大廳拿表格代替別人投票、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趁機牟利。這些事情的發生,導致政府信用進一步的淪喪,中國股市因而無法健康持續的發展。
    政府能否解決股市的問題,一定要看政府在市場所處的地位。1929年美國股市的崩盤比2001年中國股市的崩盤還要嚴重,市值從890億美元跌到150億美元。但是美國通過5年的重新培育,到1934年股票市場起死回生,從而創建了一個不敗的美國。美國股市最后不但形成一個健康良性發展的趨勢,而且負擔美國“藏富于民”的良性分配任務。能產生這一結果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政府領悟到股票市場成功的關鍵,是嚴刑峻法中展現出來的政府信用讓每個人都有信心。政府如何表現它自己的信用呢?那就是用嚴刑峻法來保護中小股民。美國成立了美國證監會(SEC)以及最嚴格的證券交易法。基本精神是“辯方舉證”而不是“控方舉證”。所以被指控的股票參與者開始就被假設有罪,要自己提交證據來證明無罪。美國證監會的執法也非常嚴格,它可以傳訊任何人,擁有無限制的執法權力。 因為它所代表是美國中央政府的信用,這個信用是美國機構投資人奉公守法的主因,也是美國退休金與保險金能夠進入美國股市的原因。
    根據美國股票市場的思維,所謂股票市場就是全社會集資,把資金交給最有能力的職業經理人經營。社會大眾怎么知道他最有能力呢?職業經理人就必須披露正確信息,這個時候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就非常重要了。政府必須確保職業經理人所披露信息是真實的,而且必須確保這個人有一種責任感,即信托責任。這就是美國嚴刑峻法下的信托責任,而且是不容挑戰的。上市公司的職業經理人不敢沒有信托責任。如果這個職業經理人披露假消息,美國政府一定會以社會大眾(或中小股民)利益為前提和職業經理人打官司,打到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為止。看看安然的事件就理解了,最后安然倒閉了,五大會計師行的安達信業倒閉了,合伙人自殺了。所以,在美國沒有人膽敢“炒股票”,像中國股市“杭蕭鋼構”這樣的事情,這樣的處理方式 ,在美國股市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建立一個良性成熟的股票市場 是進行股改的前提,要做到這一步,就需要一個有決心的證券管理機構,而且管理機構不能在乎自己的權力、地位,必須想著為國家做點事。然后,要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國有企業的經理人不能像公務員一樣管理,不能實行政級別獎勵,而必須按照市場的法則,實行期權激勵,當然經營不好也要懲罰,這種懲罰也是市場性的,經營不好就“回家抱孩子”,意思是職業經理人生涯將終結,像惠普公司前CEO卡莉•費奧瑞娜那樣。進行股改,要把最好的國有企業進行國有股的減持,那些虧損的上市公司不能股改,至少要經營得不虧損了才能股改,否則就是透支政府的信用。
    第三,中央企業的上市與改革問題。根據國資委《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要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實際上就是在一些行業繼續實行壟斷。以國家安全為借口,不讓私人資本進入這些行業,實際上是行不通的,表面上愛國,實際上是不愛國的。在國際化背景下,你只能在一國內實行壟斷,但在國際上你仍然不是壟斷的,仍然面臨著競爭。國內壟斷的結果,根據經濟的基本原理,一方面造成社會整體福利的減少,另一方面也導致國有企業不愿意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在國際層面來看不能做大做強。美國的軍工企業、微軟都是私人企業,但哪一個企業不涉及美國的國家安全,人家并不以此為理由實行國有企業壟斷。美國的《反托拉斯法》反而要打破微軟等企業的壟斷,打破了壟斷,人民的福利才會最大化,才能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政府的利益。另外一個問題是,像通信、石油、銀行等國有壟斷企業,到香港、紐約等境外上市是不合適的,這等于讓這些企業國內壟斷所產生的壟斷利益(實際上就是對民眾的掠奪利益),送給外國人,讓外國資本掌握中國國有企業才真正的威脅國家安全問題,即使上市也要在國內上市,讓壟斷的利益讓人民共享,讓發展的成果惠及人民。


    主要參考書目
    1. 莫童編著:《國有資產管理與資本運營》,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 莫童著:《公共經濟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 樊勇明,杜莉編著:《公共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 吳曉求主編:《證券投資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5. 祝小兵、吳國祥編著:《金融交易與理財實務》,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6. 郎咸平等著《中國式MBO:布滿鮮花的陷阱》,東方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李克垣(上海交通大學MPA)
    電子信箱:likeyuan@126.com

    注釋:


    1、 國有企業,是“國家所有企業”的簡稱。歷史發展到今天,“國有企業”這個名稱已經不準確了。原來意義上政府直接經營的企業,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后,就是公司法上獨立的法人了。按照公司法原理,不管是誰的資產,私人的也好,國家的也好,一旦形成出資,交給了公司,就形成了公司法人所有權,而法人所有權與出資人其他資產的所有權是相互獨立的,出資人就不可以再對其所出資產擁有“所有權”,擁有其實是“股權”,包括資產收益、重大決策、選擇經營管理者以及剩余財產分配權等權利。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國家出資的企業,由國務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出資人權益。不再提對企業擁有“所有權”,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
    學過中學歷史的人都知道東印度公司,這個公司給我們中國人帶來了無窮的噩夢。
    參見:郎咸平教授2005年12月21日在清華大學演講全文實錄。
    “債轉股”是由國有銀行把壞呆帳剝離出來,成立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把對國有企業擁有的債權轉變成股權,這是一個雙贏的辦法,一方面降低了銀行的壞帳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國有企業的負債率。然后,把一些債轉股的公司進行包裝,達到上市條件,再把股票推向上市,在達到一定條件后,資產管理公司出售手中的股票。
    參見莫童編著:《國有資產管理與資本運營》,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1頁。
    參見李仕明,唐小我:《國有企業不等于現代企業》,《經濟體制改革》1998年第5期。
    當然,也不能全部把責任推到證監會頭上,制度設計之初就決定了如此。你證監會是國家的兒子,我國有企業也是國家的兒子,大家平起平坐,你憑什么監管我呀。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s级优女区 | 欧美国产综合日韩一区二区 | 韩国黄色网页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一 | 丁香婷婷色综合亚洲小说 | 日韩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综合欧美色综合小说 |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 | 晚上睡不着偷偷看b站免费是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中日黄色大片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 女性一级全黄生活片 | 色综合小说久久综合图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播放网址成人 | 黄色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久久亚洲精品23p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大胸 | huangse网站免费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1区精品 | 日韩字幕在线 | 麻豆果冻传媒精品二三区 | 99视频在线精品 | 日韩妞干网 | 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 伊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欧美a级高清毛片 | 亚洲欧美a | 国产精品400部自产在线观看 | 1000部又爽又黄无遮挡的视频 | a毛片免费播放全部完整 | 国产视频日韩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香蕉国产高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