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志國 ]——(2008-9-24) / 已閱9013次
合同起草審核前的六大準備
文/武志國 woo_eye@qq.com
合同起草審核前一般應完成以下工作,為合同的起草審核奠定基礎:
(一)要求委托人提供起草或審核合同的相關基礎資料,介紹相關基本信息
由委托人通過當面口述或電話,遞交書面材料或者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提供商務要點等合同必要的相關資料和說明相關情況,以便起草或者審核合同。
一定要聽取或詢問委托人最關注或擔心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委托人比律師對此更直接更敏感。
(二)了解合同簽訂的真實目的和簽訂背景
明確合同目的,揣摩合同各方的真實意思,確定合同的性質及合同的準確名稱,列舉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保合同的合法有效性。
著手起草或審查合同之前,在委托人提交相關材料的同時或之后,應通過電話、電子郵件,面談或參與談判的形式,摸清當事人擬簽合同的動機和目的。
實踐中,意思傳達往往過于局限或合同起草審核原材料十分有限,合同起草人或審核人掌握的信息的缺乏和偏差導致合同設計的偏差。
(三)擬訂合同提綱,敲定合同審核要點
列出合同交易的要點,即合同的清單、目錄或概述,弄清合同有哪些重點、難點。要盡可能預見到許多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要能清楚地描述發生這些情況的應對解決辦法,要專門查詢了解專業情況,必要的情況向有關專業人士或部門咨詢。
(四)搜集輔助文本和資料,使用合同生成軟件
包括查找類似的合同和示范文本。找到此前保留的過去的交易記錄或者是類似合同或類似的典型合同范本。起草合同時,可以把這些范本或者通過合同生成軟件初步生成的文本當作原始資料或框架,利用其中某些典型的條款和措詞。
(五)查找相關法律規定,類似案例、論文等資料
應根據法律規定乃至學術研究、案例研究梳理各方權利義務等相關法律問題。尤其是案例,可從中發現糾紛的類型和隱患。
(六)初步判斷合同的合法性
合同有效性問題具體分為:1)合同主體合法,2)合同目的合法,3)合同內容、合同形式及程序合法。
合同的合法有效性是首要的,如發現擬起草或審核以及修改的合同存在合法性或效力問題,應當暫停細節審核,以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判斷合同合法性和效力,除了《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外,還要注意一些特別法的規定,尤其注意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當強制性、禁止性的規定以及合同效力取消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