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1341
- 書名:借款擔保案件判定解說(判定解說叢書)
- 作者:何志3
- 出版社:人民法院
- 出版時間:2003年1月
- 入庫時間:2003-5-28
- 定價:28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借款擔保案件判定解說》——我的第七部法學專著,又由人
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對我多年來對借款擔保法律實務方面
研究的關愛,又是一個“新嬰兒”的誕生,倍感欣慰。
筆者自1991年從事民商事審判(原經濟審判)工作以來,審
理了大量涉及借款擔保糾紛方面的案件,曾多次深入到金融系統進
行調研,并在河南省金融系統、司法系統范圍內講授借款擔保法律
實務20余次,接受培訓人員達2600人次,與金融界、司法界的朋
友真誠交流,用心溝通。筆者現將這些講稿歸納整理,幾易其稿,
終成此書。希望本書能為司法人員、金融人士、各界讀者提供直接
或間接的法律幫助,并為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盡微薄之力。
我們知道,理論來源于實踐,理論又是實踐的先導。沒有實踐
基礎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沒有正確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
實踐。因此,筆者以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為切人點,著力突出“四
性”,即系統性、理論性、實踐性、可讀性。具體而言:
一是突出系統性。本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借款合同法律實
務研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下稱合同法)第12章‘‘借
款合同”為主線,并將合同法總則的理論融于借款合同之中,使借
款合同從當事人主體、訂立、效力、履行、變更與轉讓、終止等形
成完整的體系。另一部分為借款擔保法律實務研究,以《中華人民
共和國擔保法》(下稱擔保法)為主線,將適用于借款擔保中的保
證、抵押、質押等問題作了詳細論述,使借款擔保系統化。
二是突出理論性。本書雖側重借款擔保實務中的實踐性和操作
性的研究,但同時也特別重視吸收中外法學界對《合同法》、《擔保
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對借款合同、借款擔保進行理論研究,體現
了理論性,這也正是“理論指導實踐”的要求。書中很多內容,如
借款合同中的表見代理、貸款人的代位權、撤銷權、保證期間、存
單質押等等,都是當前理論實務界研究爭議的熱點、難點問題。筆
者在研究探討這些問題時,博采眾長,結合實踐要求,提出了合理
的解決意見。同時,本書也對法律實務中存在的,但又缺乏相應的
理論研究的問題,作了一定的理論探討,彌補了法學界在此研究方
面的欠缺。
三是突出實踐性。本書以立足借款擔保現實,服務實踐為出發
點和落腳點,筆者在對借款合同、借款擔保中每個專題進行研究
時,均是從司法實踐和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案例人手,提出所要研究
的問題,然后用合同法、擔保法理論來解決問題,并對案例進行評
析。同時,筆者結合十余年來的審判工作經驗,對金融、司法人員
在適用合同法、擔保法時應當注意的問題和若干疑難問題,進行了
歸納總結和深入研究,以突出實踐性。
四是突出可讀性。本書以合同法、擔保法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為切入點,立足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結合具體的司法實踐,選
取了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50余件,堅持把合同法、擔
保法理論融人實踐,以具體的案例來闡述抽象的理論,以案說法,
以法釋案,力求做到探討合同法、擔保法理論,為審判實踐和現實
生活服務。因此,本書的理論不再是空洞的理論,本書的案例就是
發生在你身邊的案例。
借款擔保的理論博大精深,現實生活和司法實務中的具體問
題又紛繁復雜,由于筆者水平有限,書中的疏漏和缺憾在所難
免。懇請廣大讀者和法學界同仁不吝賜教,筆者表示最誠摯的
謝意。
《借款擔保案件判定解說》一書的出版,得到了人民法院出版
社有關領導和二編部副主任陳燕華同志的熱情幫助與大力支持,筆
者向他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何志于南陽
2002年12月18日
目錄
第一章 借款合同概述
一、問題的提出
二、借款合同的當事人
三、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
四、借款合同的形式
五、借款合同的主要條款
六、借款合同的擔保
七、借款合同的種類
八、對案例1的評析
第二章 借款合同的訂立
一、問題的提出
二、訂立借款合同的基本原則
三、借款合同的訂立程序
四、借款合同存在爭議時的解釋
五、簽訂借款合同應當注意的問題
六、對案例2、案例3的簡要評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貸款人的權利義務及對案例4的評析
三、借款人的權利義務及對案例5的評析
四、以貸還貸及對案例6的評析
第四章 借款合同中的表見代理
二、表見代理的概念及特征
三、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
四、表見代理的情形
五、表見代理的法律效力
六、代表行為越權的構成要件及其效力
七、對案例7、案例8的評析
第五章 貸款人不安抗辯權的行使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三、行使不安抗辯權之情形
四、行使不安抗辯權當事人的附隨義務
五、不安抗辯權行使的法律效力
六、對案例9的評析
第六章 論債權人的代位權
一、問題的提出
二、債權人代位權的概念及特征
三、債權人代位權的構成要件
四、債權人代位權的訴訟
五、債權人代位權的行使及效力
六、對案例10的評析
第七章 貸款人撤銷權的行使
一、問題的提出
二、債權人撤銷權的概念、作用
三、債權人撤銷權的法律性質
四、債權人撤銷權的構成要件
五、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及效力
六、對案例11的評析
第八章 借款合同的變更與轉讓
一、問題的提出
二、合同變更的構成要件及法律效力
三、合同權利轉讓的構成要件及法律效力
四、合同義務轉移的構成要件及法律效力
五、對案例12、案例13的評析
第九章 借款合同的終止
一、問題的提出
二、引起借款合同終止的情形
三、借款合同終止后的法律效力
四、對案例14的評析
第十章 民間借款合同
一、問題的提出
二、民間借款合同的形式和生效
三、民間借款合同的利息及對案例15的評析
四、企業與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及對案例16的評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借款合同的有效、無效及對案例17的評析
三、以存單為表現形式的借貸案件的認定和處理
四、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的認定和處理及對案例
18的評析
五、復利應否予以保護
六、企業間借款合同的效力的認定及對案例19的評析
七、“私貸公用”的認定及處理
八、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債權的保護
第十二章 擔保法總論
第一節 擔保與擔保法
一、問題的提出
二、債與債權擔保
三、擔保的性質
四、擔保的分類
五、擔保法律關系
六、對案例20、案例21的評析
第二節 擔保合同的效力
一、問題的提出
四、擔保合同無效時擔保人的法律責任
五、對案例22、案例23的評析
第三節 《擔保法》的法律效力
一、《擔保法》的法律效力
二、《擔保法解釋》的法律效力
三、《擔保法》與《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
關系及適用
四、涉及擔保合同糾紛的訴訟
第四節 讓與擔保
一、問題的提出
二、讓與擔保的意義
三、讓與擔保的設定
四、讓與擔保的效力
五、讓與擔保權的實行
六、讓與擔保的消滅
七、對案例24的評析
第十三章 保證擔保
第一節 保證合同效力的確認及民事責任的承擔
一、問題的提出
二、保證合同的形式和主要內容
三、主合同無效,保證合同無效
四、保證人資格不合法,保證合同無效之情形
五、保證人意思表示不真實,保證合同無效之情形
六、不具備法定生效要件導致保證合同無效之情形
七、保證合同無效時保證人的法律責任
八、對案例25、案例26的評析
第二節 共同保證
一、問題的提出
二、共同保證的概念及特征
三、共同保證的分類
四、共同保證的法律效力
五、共同保證的求償權
第三節 保證方式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一般保證的有關問題
三、連帶責任保證的有關問題
四、一般保證與連帶責任保證的異同及對案例28
的評析
第四節 保證期間
一、問題的提出
二、保證期間的含義及法律性質
三、一般保證的保證期間
四、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期間
五、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期間的關系及應注意的問題
六、對案例29的評析
第五節 主合同變更對保證責任的影響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主合同的債權讓與對保證人保證責任的影響
三、主合同的債務轉讓對保證人的保證責任的影響
四、主合同內容變更對保證人保證責任的影響
五、對案例30的簡要評析
第六節 保證人的抗辯權
一、問題的提出
二、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
三、保證人享有的先訴抗辯權
四、物保與人保同存時,保證人享有的抗辯權
五、保證人因保證合同享有的其他抗辯權
六、對案例31的評析
第七節 注冊資金擔保
一、問題的提出
二、注冊資金的含義及法律特征
三、對注冊資金擔保之本質的法理透視
四、注冊資金擔保的法律責任問題
五;注冊資金與法人民事責任的處理原則
第一節 抵押概說
一、問題的提出
二、抵押、抵押權的概念及特征
三、抵押權的類型
第二節 抵押權的設定
五、司法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 抵押擔保效力的認定及民事責任承擔
一、問題的提出
二、抵押擔保無效,抵押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及對
案例35的評析
三、抵押人所擔保的債權超出抵押物的價值,抵
押擔保合同效力的認定
四、再抵押和重復抵押效力的認定及對案例36的評析
五、以《擔保法》第37條所列財產抵押時,抵押
擔保效力的認定
六、共有財產抵押擔保效力的認定及對案例37的
評析
七、絕押合同的效力認定
八、應當辦理而尚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抵押擔保
效力的認定
九、抵押人無處分權而簽訂的抵押合同效力的認定
第四節 抵押登記制度
一、問題的提出
二、抵押登記的含義及功能
三、抵押登記效力及對案例38的評析
四、抵押登記部門的劃分及對案例39的評析
五、抵押登記在實務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五節 抵押期間
一、問題的提出
二、對我國現行立法的檢討
三、抵押權與抵押期間的關系
四、抵押權行使的除斥期間
五、司法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及對案例40的評析
第六節 抵押權的效力
一、問題的提出
二、抵押權對所擔保債權范圍的效力
三、抵押權對抵押物范圍的效力
四、抵押權與租賃權的關系及對案例41的評析
五、抵押權對抵押物轉讓的效力及對案例42的評析
六、抵押權對抵押權人的效力
七、抵押權的優先受償效力
第七節 抵押權的實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抵押權實行的條件
三、抵押權實行的途徑和方法
四、抵押權實行的優先受償順序及對案例43的評析
五、幾種特殊抵押權的實行及對案例44的評析
第八節 最高額抵押
一、問題的提出
二、最高額抵押的含義及法律特征
三、最高額抵押的構成要素
四、最高額抵押的效力
五、對案例45的評析
第一節 質押概說
一、問題的提出
二、質押和質權
三、質押的分類
四、質權的法律特征
五、質押與抵押的區別
六、質押合同
七、質物
第二節 質押擔保效力的認定及民事責任承擔
一、問題的提出
二、質押合同的生效及對案例47的評析
三、出質人意思表示不真實,導致質押擔保無效
四、流質契約的效力
五、主合同無效,質押合同亦無效及案例48的評析
六、動產質權的轉質權
七、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
第三節 動產質權的效力
一、問題的提出
二、動產質權所擔保的債權范圍及對案例49的評析
三、動產質權對質物范圍的效力
四、動產質權對質權人的效力
五、動產質權對出質人的效力及對案例50的評析
第四節 動產質權的實行及消滅
一、問題的提出
二、動產質權實行的含義及條件
三、動產質權的實行方法
四、動產質權的消滅
第五節 債權質權
一、問題的提出
二、票據質押及對案例52的評析
三、債券質押
四、倉單、提單質押
五、一般債權質押及對案例53的評析
六、債權質權的效力
七、債權質權的實行
第六節 存單質押
一、問題的提出
二、存單質押的性質
三、以虛開的存單進行質押的效力
四、以偽造、變造的假存單質押的處理
五、存單核押的法律意義
六、以借用存單進行質押的處理
七、返還存單的后果
八、存單質權的實現方式
九、真實存款單質押后,出質人又掛失將款項支取
存款行是否承擔責任
十、對案例54的評析
第七節 股權質權和知識產權質權
一、問題的提出
二、股權質權及對案例55的評析
三、知識產權質權及對案例56的評析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節選)
(1999年3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1999年12月1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年6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0年12月8日)
當前民商事審判工作應當注意的主要問題
(2001年11月13日)
探索于民法中最活躍的領域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負責人就擔保法的司法
解釋答記者問
(2000年12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正確確認企業借款合同糾紛案件
中有關保證合同效力問題的通知
(1998年9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因法院錯判導致債權利息損失擴大
保證人應否承擔責任問題的批復
(2000年8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處理擔保法生效前發生保證
行為的保證期間問題的通知
(2002年8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
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02年11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涉及擔保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的適
用和保證責任方式認定問題的批復
(2002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