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1403
- 書名:稅收程序法論-監控征稅權運行的法理與立法研究(法學論叢)
- 作者:施正文
- 出版社:北大
- 出版時間:2003年5月
- 入庫時間:2003-6-3
- 定價:20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旨在從稅收征納程序的內容及其存在的問題出發,運用比
較、思辨和實證等方法,嘗試對我國稅收程序法律制度建立與改革中
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研究,重點是對監控征稅權運行的法理與立法
進行理論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初步建立稅收程序法的理論體系。
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為“稅收程序法的基本原理”,包括
三章。第一章對稅收程序、稅收程序法的特定內涵、類型、地位等問
題進行界定和分析,意圖是為相對獨立意義上的稅收程序法理論體
系奠定立論的前提和邏輯起點。第二章從應然性的高度,探討了對
整個稅收程序法理論和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程序價值問題,包括稅
收程序的內在價值、外在價值、效率價值及其發生沖突時的協調問
題。第三章對稅收程序活動基本行為準則的基本原則進行了論述,
提出了我國稅收程序法基本原則體系的構成,并對比例原則、公開原
則、參與原則、尊重納稅人原則進行了闡述。中篇為“稅收程序法的
理論范疇”,包括六章。第四章對征納權利的內涵、定位、分類、內容
及征稅權與納稅人權利保護的關系進行詳細的解讀,以揭示其在范
疇體系中的基石地位。第五章對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的內在特質、多
種類型關系的交織性進行解析,提出并論證了平衡精神和程序保障
原則作為稅收程序法律關系本質的正當根據。第六章對構成和運行
意義上的稅收程序法要素進行了理論分析,并重點對征稅主體和納
稅主體的含義、類型、地位等進行了論述。第七章在對征納行為進行
界定的基礎上,論述了征稅行為的特征、分類、效力,并分析了納稅行
為在稅收程序中的意義。第八章對稅收程序制度進行了區分,并對
九類稅收程序制度的主要內容、存在問題、建構方向進行了討論,這
些內容構成了稅收程序法分論內容的精要。第九章對稅收違法行為
的構成要件和類型、不同類型稅收違法行為的責任形式、稅收罰則的
適用進行了闡述,并對健全稅收法律責任制度和完善稅收監督保障
機制提出了對策。下篇為“稅收程序法的立法分析”,包括二章。第
十章運用模式分析方法,在整體上對稅收程序法的目標和體例問題
進行了分析,指出權利和效率并重、建立法典意義上的稅收程序法是
各國稅收程序法立法的共同趨勢。第十一章對稅收程序法的基本內
容和立法架構問題進行解析,并就我國稅收程序法的內容、立法線
索、立法架構問題提出了建議。第十二章分析總結了我國稅收程序
法的歷史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并對我國稅收程序改革的發展趨勢
和改革路徑進行了展望和探討。
本書認為,稅收程序及其法律體系形式的稅收程序法是具有特
定內涵、范圍的法律現象和形式,具有作為相對獨立的法域進行研究
的品格;在根本上,稅收程序的理論基礎可歸結為程序正義理論;稅
收程序法有其特有的理論范疇,它們以程序價值和基本原則為精神
內核,彼此聯結,構成協調一致的基本范疇體系;稅收程序法立法的
共同趨勢是建立權利與效率并重、法典意義上的稅收程序法;現代稅
收程序法是一部體現民主、公正、效率的法律,不僅具有保障稅收實
體法實施的工具價值和防止征稅權力濫用的消極功能,更有保護民
權、引導征稅權力公正合理行使的獨立價值和積極功能,是實現稅收
法治目標的關鍵;我國稅收程序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現代稅收程序制
目錄
導言
上編:稅收程序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稅收程序法的界定與分析
一、稅收程序的法律分析
(一)稅收程序內涵的界定
(二)稅收程序類型的分析
(三)稅收程序與稅收訴訟程序的共同點、區別和銜接
二、稅收程序法的理論界定
(一)稅收程序法特定內涵的考察與分析
(二)稅收程序法的特征
三、稅收程序法的地位和淵源
(一)稅收程序法的地位問題
(二)稅收程序法的淵源形式
第二章 稅收程序的價值
.一、法律程序價值的一般理論
(一)法律程序價值的不同含義及其類型
(二)有關法律程序價值的理論學說——程序工具主義
理論與程序本位主義理論
(三)小結
二、稅收程序的外在價值:稅收程序的工具性
(一)稅收程序結果公正的評價標準
(二)稅收程序的工具意義:保障實體稅法的實施
三、稅收程序的內在價值:稅收程序的公正性
(一)稅收程序內在價值的內涵及其分析方法
(二)程序正義與稅收程序的內在價值——稅收程序價值
的主要思想根源
(三)稅收程序內在價值的基本形態一
限度公正的標準
(四)稅收程序內在價值的意義
四、稅收程序價值的多元化及其協調
(一)稅收程序的效率價值
(二)稅收程序諸價值的協調
(三)小結
稅收程序最低
(一)稅收程序法基本原則含義、性質的考察與分析
(二)稅收程序法基本原則功能
(三)我國稅收程序法基本原則體系的確立
二、比例原則:一個程序與實體共通的核心原則
(一)比例原則的淵源、內涵和適用條件
(二)比例原則在稅收程序法上的適用
三、稅收的程序性基本原則
(一)公開原則
(二)參與原則
(三)尊重納稅人原則
中篇:稅收程序法的理論范疇
第四章 征納權利
一、權利義務的理論解讀
(一)納權利義務含義的法律分析
(二)征納權利的定位
(三)征納權利的分類
(四)征納義務
(五)征納權利與征納義務的多重性關系
二、征稅職權——保障實體稅法實施的專屬權力
(一)征稅職權的概念和特征
(二)征稅職權的內容
(三)征稅優益權:征稅職權的保障條件
(四)征稅權限:征稅職權行使的法定界限
三、稅收程序性權利——保障程序公正機制建立
的核心權利
(一)稅收程序性權利與實體性權利的含義及關系
(二)稅收程序性權利的內容
(三)稅收程序性權利與納稅人權利保護
四、征稅權與納稅人權利的相互關系
(一)征稅權與納稅人權利的性質及其差異
(二)征稅權與納稅人權利的相互關系及其實現對策
第五章 稅收程序法律關系
一、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的內涵及性質分析
(一)稅收程序法律關系豐富內涵的揭示
(二)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的多樣性與交織性
(三)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的本質——平衡精神
和程序保障原則
.二、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的構成
(一)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的主體
(二)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的客體
(三)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的內容
三、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的變動·.
(一)變動的情形
(二)變動的原因
第六章 稅收程序法主體
一、稅收程序法要素的理論分析
(一)有關稅法要素的主要觀點
(二)稅收程序法要素的界定及分類
二、稅收程序法主體的含義
三、征稅主體
(一)征稅主體
(二)征稅相關主體
四、納稅主體
(一)納稅人
(二)扣繳義務人
(三)納稅擔保人
(四)稅務代理人
第七章 征納行為
一、征稅行為的界定
二、征稅行為的過程性
三、征稅行為的分類
四、征稅行為的效力
(一)征稅行為的有效要件
(二)征稅行為的效力內容
(三)征稅行為的效力時間
(四)征稅行為的無效、撤銷、廢止與更正
(五)征稅行為的追認、補正與轉換
五、納稅行為
第八章 稅收程序制度
一、通則性稅收程序制度——稅收程序的—般規定
二、稅收管理程序制度
三、稅收確定程序制度
四、稅收征收程序制度
五、稅收執行程序制度
六、稅收檢查程序制度
七、·稅收處罰程序制度
八、稅收救濟程序制度
九、稅收立法程序制度
第九章 稅收法律責任
一、稅收違法行為
(一)稅收違法行為的含義和構成要件
(二)稅收違法行為的分類
二、稅收法律責任的形式
(一)征稅主體的責任形式
(二)納稅主體的責任形式
(三)稅收程序違法的責任形式…,
(四)抽象稅收行為違法的責任形式
(五)稅收刑事責任的形式
稅收罰則的適用
(一)免予處罰
(二)處罰裁量
(三)違反稅收管理行為與違反稅款征收行為應否并罰
(四)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應否并罰
(五)沒收違法財產和物品的所有權問題
(六)適用法律的原則
第十章 稅收程序法的模式
一、稅收程序法的目標模式
(一)稅收程序法目標模式的界定
(二)權利模式與效率模式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三)我國稅收程序法目標模式的選擇
二、稅收程序法的體例模式
(一)各國稅收程序法體例模式的一般分析
(二)稅收程序法與稅法法典化
(三)中國稅收程序法的體例模式
第十一章 稅收程序法的內容和架構
一、稅收程序法的基本內容
(一)稅收程序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二)我國稅收程序法的基本內容 ,
稅收程序法的立法架構
(一)稅收程序法立法架構的一般考察
(二)我國稅收程序法立法架構的設想
的基本思路
一、我國稅收程序法的歷史發展
(一)分散規定的初創和停滯階段(1949—1986年)”
(二)有專門立法的建立和發展階段(1986—1996年)
(三)向新模式轉化的健全和完善階段(1996年至今)
二、我國稅收程序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我國稅收程序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二)我國稅收程序改革的基本思路
結束語:基本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