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4197
- 書名:工商行政管理領導班干部基礎知識(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訓教材)
- 作者:
- 出版社:工商
- 出版時間:2004年1月
- 入庫時間:2004-4-3
- 定價:22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我們應知道的經濟學…………………………(1)
一、西方經濟學……………………………………(1)
二、政府經濟學…………………………………(21)
第二章現代市場經濟“現代”在何處………………(42)
一、探索市場經濟之路是當今世界的主流………(42)
二、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格局…………………(45)
三、現代企業制度…………………………………(51)
四、現代市場體系…………………………………(57)
五、社會保障制度…………………………………(61)
六、市場競爭原則…………………………………(66)
七、信用與法治……………………………………(70)
八、全球分工與合作………………………………(74)
第三章政府分析的主要理論………………………(79)
一、經濟博弈論…………………………………(79)
二、委托一代理理論和信息經濟學……………(87)
三、公共選擇理論…………………………………(94)
四、新制度經濟學………………………………(105)
第四章市場監管新趨勢……………………………(119)
一、現代市場監管:學習、完善、創新的過程……(119)
二、監管對象:從單一市場轉向復合市場體
系…………………………………………(122)
三、監管環境:從封閉市場轉向開放市場………(123)
四、監管手段:從行政命令轉向依法監管………(124)
五、監管目標:從合規性監管轉向防范性
監管……………………………………(127)
六、開發和利用信息監管資源………………(128)
七、建立以信用監管為主導的機制…………(129)
八、創建現代監管組織體系…………………(131)
九、建設政府專業監管機構…………………(135)
第五章也談市場經濟的“法制”與“法治”……(136)
一、法、法制與法治……………………………(136)
二、建設法治社會面臨的問題………………(145)
三、實現法治國家的基本條件………………(153)
四、法治與德治………………………………(161)
五、法律與道德………………………………(166)
第六章 民法、商法、經濟法:市場經濟的法律
支柱……………………………………(170)
一、民法的基本精神、基本價值與市場經濟
的本質屬性……………………………(171)
二、商法:規范市場主體身份和商行為之法…(185)
三、經濟法:維護經濟秩序之法………………(196)
第七章把脈工商行政管理法……………………(207)
一、何為工商行政管理法……………………(207)
二、工商行政管理法的構成體系……………(209)
三、工商行政管理法與相關部門法之關系…(213)
四、工商行政管理法的主要執法機關………(215)
五、把脈主要工商行政管理法………………(219)
第八章公共行政,是現代管理職能,更是現代
管理思路……………………………(233)
一、公共行政的概念…………………………(234)
二、公共行政學的產生與形成………………(236)
三、公共行政學的修正與完善………………(245)
四、公共行政學的繁榮與發展………………(252)
五、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歷程………………(258)
六、新世紀公共行政學面臨的課題…………(264)
第九章公共政策是工具,政策運用講科學………(271)
一、政策科學的誕生及基本理論范疇………(271)
二、決策民主化,重在觀念創新和制度建設…(279)
三、公共政策講科學,政策制定是基礎………(288)
四、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看公共政策
的有效執行……………………………(294)
五、公平與效率既是政策評估的標準,也是
政策價值觀的反映……………………(302)
第十章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更需開發…………(307)
一、人力資源開發在當代……………………(307)
二、公共部門人力資源亟須開發……………(311)
三、公務員制度與人力資源開發……………(317)
四、領導科學與人力資源開發………………(327)
第十一章誠信機制應該怎么建…………………(333)
一、誠信是什么………………………………(333)
二、誠信做什么………………………………(339)
三、誠信怎么了………………………………(342)
四、誠信機制怎么建…………………………(350)
第十二章危機管理與應急機制…………………(368)
一、危機:社會管理新課題…………………(368)
二、誘因:解剖機制識危機…………………(375)
三、應對:成效來自制度化…………………(380)
后記………………………………………………(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