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4512
- 書名: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高級法學教程)
- 作者:馬上紅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4年4月
- 入庫時間:2004-5-8
- 定價:22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導言………………………………………………………………(1)
一、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1)
二、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對象……………………(3)
三、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價值……………………(6)
上編中國古代法律思想發展概覽
第一章綜述……………………………………………………(13)
第一節先秦法律思想………………………………………(14)
第二節 秦一清(1840年前)的法律思想…………………(42)
第二章夏商西周神權法與禮治思想
——古代法律思想的萌芽時期………………………(68)
第一節 夏商西周的神權法思想……………………………(68)
第二節 夏商西周的“禮治”思想……………………………(75)
第三章先秦儒家與法家的法律思想
——古代法律思想的發達時期………………………(84)
第一節 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85)
第二節 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105)
第四章秦漢時期的法律思想
——正統法律思想的形成時期………………………(133)
第一節 正統法律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133)
第二節 秦王朝的“法治”……………………………………(134)
第三節 漢初由法至儒的過渡………………………………(137)
第四節 漢中期正統法律思想的形成………………………(142)
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律學
——正統法律思想的發展時期………………………(150)
第一節律學產生的社會背景………………………………(150)
第二節律學的沿革及其評價………………………………(154)
第三節 律學家的法律思想…………………………………(157)
第六章隋唐正統法律思想的法典化
——正統法律思想的完善…………………… …… (166)
第一節 隋唐時期的歷史概況………………………………(166)
第二節 正統法律思想的法典化……………………………(170)
第三節 韓愈、白居易對正統法律思想的補充……………(179)
第四節 從《唐律》談古代立法得失…………………………(186)
第七章宋明理學對正統法律思想的影響
——正統法律思想的僵化時期………………………(189)
第一節 宋明之際的歷史轉折………………………………(189)
第二節 “理學”對正統法律思想的影響……………………(193)
第八章 明末清初啟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正統法律思想的衰敗時期………………………(206)
第一節 啟蒙思想家產生的時代背景………………………(206)
第二節 黃宗羲“法治”思想體系的產生……………………(212)
第三節 王夫之對傳統“法治”思想的改造…………………(220)
下編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專題研究
第一章綜述……………………………………………………(231)
第一節 學科的設置…………………………………………(233)
第二節 學科的發展…………………………………………(237)
第三節研究資料的運用與研究方法………………………(247)
第二章《呂刑》的史料價值與法律思想………………………(259)
第一節 關于《尚書。呂刑》的史料價值……………………(259)
第二節《呂刑》中的法律思想………………………………(272)
第三章中華法系特征的再探討………………………………(291)
第一節 中華法系形成時呈現出的早熟性…………………(291)
第二節 中華法系發展過程中與社會發展呈現的同步性
…………………………………………………… (296)
第四章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法律化…………………… (301)
第一節道德法律化的歷史沿革及內容……………………(301)
第二節 道德法律化的特征與作用…………………………(309)
第三節余論…………………………………………………(317)
第五章中國古代的人治與法治………………………………(322)
第一節 “人治”與“法治”的含義……………………………(322)
第二節 秦以后人治與法治之爭……………………………(325)
第三節人治與法治之爭的啟示……………………………(329)
第六章中國古代的法制與法治觀……………………………(331)
第一節 中國古代的法制……………………………………(331)
第二節 中國古代的法治觀念……………… …………… (335)
第七章中國傳統法律的啟示…………………………………(341)
第一節 “情”字的功罪………………………………………(341)
第二節 “政治早熟”與道德體系的重建……………………(346)
第三節改造傳統法律形象…………………………………(349)
附錄
表1.中國古代王朝興替年表…………………………… (353)
表2.先秦諸子表……………………………………………(354)
3.主要參考書目……………………………………………(356)
4.重要人名索引……………………………………………(358)
5.重要名詞索引……………………………………………(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