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4844
- 書名:遇事找法-個人所得稅
- 作者:
- 出版社:中國法制
- 出版時間:2004年6月
- 入庫時間:2004-6-29
- 定價:10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納稅人與征收范圍
第一章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
1.我國公民在外國獲得的收入是否需要向中國
政府繳納個人所得稅? …………………………………………(1)
2.我國公民在全職工作以外的兼職收入應否繳
納個人所得稅?…………………………………………………(2)
3.外國人短期旅居中國所取得的收入應否繳納
個人所得稅?……………………………………………………(3)
4.外國人在中國工作的第一年中一次離境超過
30天,在離境期間獲得的收入應否向中國政
府繳納個人所得稅? ……………………………………………(4)
5.外國人在中國工作第一年中累計離境90天以
上,在該納稅年度的個人所得稅如何繳納? …………………(5)
6.外國人在中國工作時間為1年以上,但是不
到5年,那么該外國人從中國境內境外獲得
的收入應該怎樣納稅? …………………………………………(6)
7.外國人在中國工作時間長達5年以上,那么
該外國人從境內境外獲得的收入怎樣向中國
政府繳納個人所得稅? …………………………………………(7)
8.外國人購買中國公司的股票,獲得的股息是
否應該向中國政府繳納個人所得稅? …………………………(8)
9.外國人在中國工作期間,由雇主在中國境外
支付的所得是否應該向中國政府繳納個人所
得稅? ……………………………………………………………(8)
10.外國人出租中國境內的房屋是否應該向中國
政府繳納個人所得稅?…………………………………………(9)
11.移居國外的中國人轉讓國內房屋的所得是否
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10)
12.在中國工作不超過90天的外國人,并且其工
資由雇主在中國境外支付的外國人,應否將
其在中國工作獲得的工資向中國政府繳納個
人所得稅?……………………………………………………(11)
第二章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范圍
13.納稅人抽獎所得的獎金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
得稅? …………………………………………………………(12)
14.個人業余發表作品獲得的稿酬是否應該繳納
個人所得稅?…………………………………………………(13)
15.獎金所得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13)
16.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
得稅? …………………………………………………………(14)
17.從事運輸行業的個體所得是否需要繳納個人
所得稅? ………………………………………………………(15)
18.辦學所得的收入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16)
19.講學所得收入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17)
20.介紹業務所得的收入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
稅? ……………………………………………………………(18)
21.專利權特許所得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9)
22.股息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0)
23.出租汽車獲得的收入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
稅? ……………………………………………………………(21)
24.轉讓自有房屋所得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22)
25.作為獎勵的汽車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23)
26.哪些補貼、津貼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23)
27.軍隊干部的工資、薪金所得需要交納個人所
得稅嗎? ………………………………………………………(24)
28.民航工作人員的飛行小時費、伙食費、是否
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25)
29.取得被征用房屋所得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
稅? ……………………………………………………………(26)
30.取得的公務交通、通訊補貼是否應該繳納個
人所得稅? ……………………………………………………(26)
31.個人取得無賠款優待收入是否應該繳納個人
所得稅? ………………………………………………………(27)
32.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機構改
革過程中實行內部退養辦法人員取得的收人
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28)
第二部分稅率與應納稅額的計算
33.什么是勞務報酬?勞務報酬應如何計算個人
所得稅? ………………………………………………………(29)
34.在外商投資企業工作的中方雇員取得薪金如
何繳納個人所得稅?…………………………………………(30)
35.在境外工作的中國公民,怎樣繳納個人所得
稅? ……………………………………………………………(34)
36.公費旅游是否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如何繳納? ……………(34)
37.繳納個人所得稅以實發工資為準還是以應發
工資為準? ……………………………………………………(35)
38.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
收入,是否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 ……………………………………………(36)
39.在職教師在外校代課收人與本校代課收入有
何不同?退休教師代課獲得收入如何繳納個
人所得稅? ……………………………………………………(38)
40.出租自有住房取得租金,如何計算繳納個人
所得稅?維修費用能否從租金收人中扣除? ………………(39)
41.遠洋運輸行業職工取得工資、薪金如何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40)
42.臨時工收入應按何種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
稅?工資、薪金與勞務報酬有何區別? ……………………(41)
43.承包所得如何交納個人所得稅?能否分幾個
月分別交納?…………………………………………………(42)
44.個人獨資企業個人所得稅稅前固定資產折舊
費如何扣除?…………………………………………………(44)
45.個人獨資企業家庭生活費用能否從個人所得
稅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45)
46.單位發放給職工的“特崗津貼”是否要繳納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繳納? ………………………………(46)
47.中獎者獲得的獎品是否屬于偶然所得?頒獎
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做法是否正確?
參加有獎收視活動獲得的獎品應如何繳納個
人所得稅? ……………………………………………………(47)
48.二手房轉讓所得屬于何種所得?是否應繳納
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如何計算? ……………(48)
49.事業單位能否將工資和獎金分開計算納稅? ………………(49)
50.補充養老保險的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繳納? ………………(50)
51.大學生暑期打工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50)
52.保險企業營銷員(非雇員)取得的收入如何
計征個人所得稅?……………………………………………(51)
53.單位為職工另外支付個人所得稅的情況下
職工個人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52)
54.什么是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如何
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52)
55.個體工商戶是否必須一次繳納全年的個人所
得稅? ………………………………………………………(55)
56.包工隊的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繳? ……………………………(56)
57.什么是稿酬所得?合著作者獲得稿費,該如
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57)
58.同一作品出版、連載以及加印獲得稿酬應如
何計繳個人所得稅? …………………………………………(58)
59.發表作品后將原稿拍賣,應如何納稅? ……………………(59)
60.一次取得數月獎金,如何計繳個人所得稅? ………………(60)
61.單位發放獎金如何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61)
62.什么是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科研人員因許可
他人使用專利而獲報酬,如何計算個人所得
稅? ……………………………………………………………(61)
63.外籍教師在中國怎樣交納個人所得稅? ……………………(62)
64.居民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如何繳納所得稅? ………………(63)
65.個人股東賬戶取得的利息所得是否應該繳納
個人所得稅?…………………………………………………(64)
66.單位職工辭職后原單位讓補交個人所得稅合
法嗎? …………………………………………………………(65)
67.從工資中扣減的住房公積金和個人住房貸款
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如何處理? ……………(66)
68.從福利費列支的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是否應交
個人所得稅?…………………………………………………(67)
69.代客戶發工資是否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68)
70.債券買賣中以何種收入為繳稅依據繳納個人
所得稅?發行債券的單位代扣代繳所得稅是
否正確? ………………………………………………………(68)
71.實行年薪制的企業經理人員,如何計算繳納
個人所得稅?…………………………………………………(69)
72.個人同時取得數項收入,如何繳納個人所得
稅? ……………………………………………………………(70)
73.職工轉讓在企業改制為公司過程中獲得的股
權,是否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71)
74.企業減員增效過程中實行內部退養辦法人員
取得的收入,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72)
75.個人取得公務交通、通訊補貼收入,如何繳
納個人所得稅?………………………………………………(73)
76.什么是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如何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 ……………………………………………(74)
77.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收取的手續費收入應如
何處理? ………………………………………………………(75)
第三部分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與管理
第一章免稅與減稅
78.哪些津貼依法應該免稅? ……………………………………(76)
79.哪些獎金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76)
80.哪些債券利息可以免予納稅? ………………………………(77)
81.投保人獲得的保險賠償是否可以免納個人所
得稅? …………………………………………………………(78)
82.救濟金是否可以免納個人所得稅? …………………………(79)
83.撫恤金是否可以免納個人所得稅? …………………………(79)
84.福利費是否可以免納個人所得稅? …………………………(79)
85.軍人的轉業、復員費是否可以免納個人所得
稅? ……………………………………………………………(80)
86.駐中國大使館的服務人員受雇期間的所得是
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80)
87.領事官員從國外取得的收入是否應該繳納個
人所得稅? ……………………………………………………(81)
88.外籍個人取得的港澳地區住房等補貼是否應
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82)
89.王某獲得的中華環境獎的獎金是否應該繳納
個人所得稅?…………………………………………………(83)
90.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獎金是否應該繳
納個人所得稅?……………………………………………(83)
91.王某獲得的母親河獎獎金是否應該繳納個人
所得稅? ………………………………………………………(84)
92.在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個人取得的農業特產收
入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84)
93.非產權人重新購房的情況下,其出售的房屋
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85)
94.對于非典期間北京市經營蔬菜的個體工商戶
所得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86)
95.非典期間個人取得的臨時性補助是否應該繳
納個人所得稅?………………………………………………(86)
96.王某獲得的明天小小科學家獎的獎金是否應
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87)
97.到西部地區十四所重點建設高校,從事重點
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的老師獲得的獎金是否
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88)
98.外籍個人取得的探親費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
得稅? …………………………………………………………(89)
99.儲蓄機構內從事代扣代繳工作的辦稅人員取
得的扣繳利息稅手續費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
得稅? …………………………………………………………(89)
100.失業保險費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90)
101.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獲得的一次性
補償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91)
102.職工從破產企業獲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人是
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92)
103.哪些儲蓄存款的利息所得不用繳納個人所得
稅?…………………………………………………(92)
104.特聘教授獎金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93)
105.殘疾人獲得的收入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94)
106.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干部從事個體經營的所
得如何納稅?…………………………………………………(94)
107.受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后獲得的收入
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95)
108.下崗工人在社區從事家庭清潔衛生服務所得
的收入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96)
109.下崗失業人員持同一《再就業優惠證》開辦
多個有營業執照的經營項目可否均予以稅收
優惠?…………………………………………(97)
110.禽流感時期,個人由于禽類撲殺所取得的財
政專項補助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98)
ll1.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怎樣征免個
人所得稅?……………………………………………………(98)
112.哪些外匯收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99)
113.哪些外籍專家的工資、薪金所得可以免證個
人所得稅?…………………………………………………(99)
第二章稅收抵免
114.如何進行稅收抵扣? ………………………………………(101)
第三章申報與繳納
115.實行年薪制度之下如何申報和繳納個人所得
稅?…………………………………………………………(103)
116.采掘業、遠洋運輸業、遠洋捕撈業如何交納
個人所得稅?………………………………………………(104)
117.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105)
118.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如
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105)
119.從境外取得的所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106)
120.哪些人可以附加減除費用? ………………………………(106)
121.納稅人所得為外國貨幣如何辦理退稅和補稅? …………(107)
第四部分個人所得稅的征納權利與義務
第一章征收人的權利與義務
122.稅務機關,稅務人員有哪些職權? ………………………(109)
123.稅務機關,稅務人員應當承擔那些法律責任? …………(109)
第二章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
124.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有哪些權利? ………………………(112)
125.納稅人有哪些義務?不履行義務要承擔哪些
法律責任? …………………………………………………(112)
126.扣繳義務人有哪些義務? …………………………………(113)
127.偷稅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113)
128.漏稅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114)
129.抗稅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115)
第五部分罰則與救濟
第一章稅收處罰
130.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如
何處罰? ……………………………………………………(116)
131.發放實物,未計人工資總額,漏扣個人所得
稅如何處理?………………………………………………(118)
132.扣繳義務人虛增職工人數構成什么行為?應
如何處罰? …………………………………………………(119)
133.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能否再列支
出? …………………………………………………………(120)
第二章稅收法律救濟
134.稅務機關的稅務人員征稅時,納稅人能否要
求稅務人員對其提出有關稅務方面的法律問
題進行解釋說明? …………………………………………(122)
135.稅務機關不兌現對檢舉人給予獎勵的承諾,
檢舉人怎么辦? …………………………………………(123)
136.納稅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向稅務機關
申請延期申報遭到拒絕,怎么辦? ………………………(124)
137.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可
否申請延期納稅? …………………………………………(125)
138.納稅人認為稅務機關對其多征收了稅款該怎
么辦?………………………………………………………(126)
139.被稅務機關扣押的物品將被拍賣,納稅人怎
么辦?………………………………………………………(127)
140.什么是稅務行政賠償?納稅人在規定限期內
繳納了稅款,但稅務機關未及時解除保全措
施,致使納稅人損失,納稅人如何獲得救濟? …………(128)
141.稅務人員扣押了納稅人生活必需品以保證
稅款的征收的做法是否合法?納稅人該如何
采取救濟措施? ……………………………………………(129)
142.納稅人因未按時繳納稅款被阻止出境該怎
么辦?………………………………………………………(130)
143.稅務機關不退還多征的個人所得稅款,納稅
人應如何維護權益? ………………………………………(131)
144.因稅務機關原因導致公民有未繳或者少繳稅
款的,稅務機關能否征收滯納金? ………………………(132)
145.納稅人欠繳稅款但又怠于行使到期債權,稅
務機關能否要求行使代位權? ……………………………(133)
146.稅務機關要求執行抵押的商品房以抵償欠繳
稅款,納稅人該怎么辦? …………………………………(134)
147.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將納稅人的資料透露給第
三人,納稅人怎樣維護權利? ……………………………(134)
148.被查處的涉嫌偷稅人是否有權要求與其有利
害關系的稅務辦案人員回避? ……………………………(135)
149.納稅人同稅務機關發生爭議時,如何依法維
護自己的權益? ……………………………………………(136)
150.公民被認為有稅收違法嫌疑,稅務機關能否
要求查詢其儲蓄存款?公民個人該怎么辦? ……………(137)
151.納稅人如不服稅務機關做出的稅收保全措施,
可否提起稅收行政訴訟? …………………………………(138)
152.納稅人提起稅務行政訴訟具體期限是什么? ……………(139)
153.稅務機關拒絕執行稅務行政訴訟判決應承擔
什么責任? …………………………………………………(140)
154.稅務行政賠償的范圍有哪些?納稅人在繳稅
過程中被打是否屬于稅務行政賠償的范圍? ……………(141)
155.因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產生的糾紛屬于何種
性質的糾紛?當事人應如何維護權益? …………………(143)
第六部分合法避稅
156.如何利用納稅人身份認定進行合法避稅? ………………(146)
157.如何利用附加減除費用進行合法避稅? …………………(147)
158.如何利用分次申報納稅進行合法避稅? …………………(148)
159.如何利用扣除境外所得進行合法避稅? …………………(150)
160.如何利用捐贈抵減進行合法避稅?………………………(150)
161.如何和企業訂立勞務合同從而進行合法的避稅? ………(151)
162.如何通過降低稅率檔次進行合法避稅? …………………(153)
163.如何利用居所進行合法避稅? ……………………………(154)
164.如何利用各國稅收管轄權差異進行合法避稅? …………(155)
165.如何將專利權的轉讓進行合法避稅? ……………………(155)
166.稿酬收入如何合法避稅? …………………………………(156)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57)
(1999年8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61)
(2001年4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74)
(1994年1月28日)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取得被征用房屋補償費收入
免征個人所得稅的批復………………………………………(180)
(1998年7月15日)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
的規定》的通知………………………………………………(180)
(1994年3月31日)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發放補充養老保險金征收個
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188)
(1999年9月16日)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殘疾人所得征免個人所得稅
范圍的批復……………………………………………………(188)
(1999年5月21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
金、養老保險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189)
(1997年11月7日)
共1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