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3374
- 書名:擔保法原理精要與實務指南(民商法原理精要與實務指南叢書)
- 作者:劉保玉主編
- 出版社:人民法院
- 出版時間:2008年2月
- 入庫時間:2008-3-18
- 定價:4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了擔保法中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單行法律,廣泛吸收擔保法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并結合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和引用的案例進行解讀,使一部法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易于讀者準確理解與適用。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擔保法原理
一、債權的相對性與平等性
二、保障債權實現的各種措施
三、債的擔保的基本方式
四、債的擔保的特性
五、擔保法律關系
六、反擔保
七、再擔保
八、擔保合同無效的處理
九、擔保物權
十、擔保物權的不可分性
十一、擔保物權的物上代位性和追及性
十二、擔保物權的特定性與公示性
十三、擔保物權的競存
十四、讓與擔保
十五、所有權保留
十六、優先權及其與擔保物權的關系
第二部分 保證擔保
一、保證合同的形式與內容
二、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效力
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提供保證的效力
四、公司對外提供保證的效力
五、保證責任的構成要件
六、保證方式
七、保證責任的范圍
八、保證人的抗辯權
九、保證人的追償權
十、保證期間及其性質
十一、保證期間的起算
十二、保證期間的類型
十三、保證責任的訴訟時效
十四、保證合同無效時的訴訟時效
十五、被保證人改制與保證責任承擔
十六、企業破產與保證責任承擔
十七、外匯額度保證
十八、人保和物保并存時的處理
十九、共同保證
二十、最高額保證
二十一、主合同的主體變更與保證責任
二十二、主合同內容的變更與保證責任
二十三、主合同解除與保證責任
二十四、“以貸還貸”保證人的責任承擔
第三部分 抵押擔保
一、抵押權的概念與分類
二、抵押財產的要求及范圍
三、抵押登記的效力
四、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
五、房地分別抵押的合同效力及處理
六、抵押權的善意取得
七、禁止流質條款
八、抵押與租賃的關系
九、抵押物的轉讓
十、抵押權的保全
十一、抵押權實行的程序及條件
十二、抵押權競存時的清償順序
十三、抵押權的期限
十四、最高額抵押中被擔保債權的確定
十五、共同抵押
十六、動產浮動抵押
第四部分 質押擔保
一、動產質權的法律特征
二、質權合同
三、動產質權的設立
四、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
五、動產質權的效力
六、出質人的權利義務
七、質權人的權利義務
八、轉質
九、最高額質權
十、動產質權的實現
十一、權利質權及其標的
十二、權利質權的設立
十三、票據質押
十四、特殊票據質押
十五、存單的質押
十六、特殊存單質押
十七、倉單質押
十八、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質押
十九、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質押
二十、知識產權質押
二十一、不動產收益權質押
二十二、應收賬款質押的特征和意義
二十三、應收賬款質押的設立與實行
第五部分 留置擔保
一、留置權的概念與特征
二、留置權的性質
三、留置權的設立
四、留置權的效力
五、留置權的實現和消滅
第六部分 定金擔保
一、定金的種類
二、定金合同
三、定金罰則
四、定金與其他擔保方式的適用
五、定金與其他違約責任承擔方式
六、定金與預付款、押金等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