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變遷的主體,與法治本身是相互塑造的關系。本書認為:由于國際間競爭和現代化戰略的需要,中國沒有時間、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重復英、法、美等國家歷史上較為緩慢的或者“自生自發的”制度變遷即法治化之路,不再需要單一的“社會形塑國家”或“國家形塑社會”的緩慢變遷,而是可以充分地借鑒別國經驗教訓,進行必要的理性建構,積極穩步地推動國家與社會快速“進化”的過程。在“改革與危機賽跑”的歷史過程中,法治先行,充分確認和保障人權,是完全必要的。在這一過程中,國家、社會、個人三個主體維度應當可以參照中外歷史中經驗教訓,依靠關于現代國家現代社會和許多公民的較為豐富的知識和技術,進行共時性、互動性的積極變革。
作者簡介: 陳步雷,男,l967年出生,漢族,安徽靈璧人。北京大學法學學士、碩士、博士。曾從事警察、秘書、法官等職業。現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副教授、西南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法學會社會法研究會理事,北京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律師。曾于2004~200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曾受邀請和資助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國家勞動關系委員會與荷蘭全國工會聯合會、國家社會與經濟理事會作學術訪問和工作交流。出版了《勞權與發展——以集體勞動爭議的邏輯、結構和治理為視角》等個人著作,發表論文數十篇。2006年12月,時代周刊(TIME)的亞洲版和歐洲版,以“China's Quest for Justice”為題,對其人權教育、促進法治等活動進行了報道。2009年1月,香港陽光衛視在《立言者》欄目中,以“以行動詮釋人權宣言”為題,作了人物類報道。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