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41800
- 書名:法律解釋學導論:以民法為視角
- 作者:王利明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
- 入庫時間:2009-12-26
- 定價:62
圖書內容簡介
我們需要大力加強對于法律解釋方法的研究。以法律解釋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問就是法律解釋學。這門科學早在羅馬法時代即已存在。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如今它在西方已經成為一門內容十分豐富的學科。而在我國,這門學科才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我們完全可以在充分借鑒西方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中國法律解釋的現實和需要,總結傳統中國法律解釋中的經驗以及中國幾十年豐富的司法解釋實踐,來構建中國的法律解釋學。正如美國比較法學家梅利曼所言,法律植根于文化和歷史,是對特定社會發展階段的制度需求的反映。方法問題同樣如此,我們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法律解釋方法。我們需要學習西方觀察問題的方法,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照搬他們經由這些方法觀察社會現象所獲得的結果。另外,即使對于西方觀察問題的方法,我們也要進行必要的“創造性轉換”。秉持這樣的態度,我們才能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法律解釋學。法律解釋學的發
展必將有力地促迸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繁榮和發展。
圖書目錄
序言
導言 法律解釋學——學科研究對象、體系與發展
第一節 法律解釋學的概念與研究對象
第二節 法律解釋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第三節 法律解釋學的體系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 我國法律解釋學的研究現狀及未來發展
第一編 法律解釋方法的基本理論
第一章 法律解釋方法概述
第一節 法律解釋概述
第二節 法律解釋的主體
第三節 法律解釋的目標
第四節 法律解釋的對象
第五節 法律解釋的方法
第六節 法律解釋與意思表示的解釋
第七節 法律解釋的基本原則
第八節 法律解釋的結論
第二章 法律解釋方法及其理論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西方法律解釋方法的發展
第二節 我國法律解釋方法的發展
第二編 法律解釋的具體方法
第三章 狹義的法律解釋方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文義解釋
第三節 體系解釋
第四節 當然解釋
第五節 反面解釋
第六節 目的解釋
第七節 限縮解釋和擴張解釋
第八節 歷史解釋
第九節 社會學解釋
第十節 合憲性解釋
第四章 不確定概念和一般條款的具體化
第一節 不確定概念和一般條款具體化的概述
第二節 不確定概念的具體化
第三節 一般條款的解釋和具體化
第四節 不確定概念和一般條款的類型化
第五章 法律漏洞的填補
第一節 法律漏洞的概念及其認定
第二節 法律漏洞填補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類推適用
第四節 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
第五節 基于習慣法的漏洞填補
第六節 基于比較法的漏洞填補
第七節 基于法律原則的漏洞填補
第六章 解釋方法的綜合運用及順序
第一節 各種解釋方法的綜合運用
第二節 法律解釋方法的適用順序
第七章 法律解釋與法律論證的關系
第一節 法律解釋與法律論證
第二節 法律解釋與利益衡量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二、外文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