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4900
- 書名:民法解釋學(第4版)/法學家書坊
- 作者:梁慧星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5年8月
- 入庫時間:2015-8-27
- 定價:5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為三編,即沿革編、理論編和方法編。其邏輯思路,是由遠而近,由抽象而具體。在理論編先介紹一般方法論,再介紹一般解釋學,然后討論民法解釋學方法論。一般方法論所討論的,是對一切科學均適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一般解釋學則是人文科學所應適用的基本方法;民法解釋學方法論是(民)法學領域所適用的方法。
圖書目錄
第一編民法解釋學的沿革
第一章羅馬時期的民法解釋學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發生期
第三節發展期
第四節古典期
第五節衰退期
第六節優士丁尼時期
第二章中世紀的民法解釋學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注釋法學派
第三節注解法學派
第三章法國的民法解釋學
第一節中世紀的民法解釋學
第二節民法典編纂
第三節19世紀的注釋法學派
第四章德國的民法解釋學
第一節羅馬法的繼受
第二節近世自然法論的發展
第三節自然法的法典編纂
第四節近代民法學的形成
第五節潘德克吞法學
第五章20世紀民法解釋學的新發展
第一節19世紀概念法學的形成
第二節對概念法學的批判——自由法運動
第三節目的法學
第四節自由法學
第五節科學學派
第六節利益法學
第七節對20世紀諸學說的小結
第二編民法解釋學的理論
第六章一般方法論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定義
第三節區別
第四節劃分
第五節論證
第七章一般解釋學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施拉依馬赫的解釋學
第三節狄爾泰的解釋學
第四節哲學解釋學
第五節當代方法論解釋學
第六節一般解釋學與法解釋學
第八章民法解釋學的科學性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科學與技術
第三節關于民法解釋學科學性的諸說
第四節結語
第九章民法解釋的客觀性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法解釋是否包含價值判斷?
第三節價值判斷的混入是否導致主觀性?
第四節如何對待法解釋的主觀性?
第五節結語
第十章民法解釋學方法論基本問題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法適用與法解釋
第三節法解釋的創造性
第四節法解釋的特性
第五節法解釋的目標
第六節結語
第三編民法解釋學的方法
第十一章法律解釋方法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文義解釋方法
第三節體系解釋方法
第四節法意解釋方法
第五節擴張解釋方法
第六節限縮解釋方法
第七節當然解釋方法
第八節目的解釋方法
第九節合憲性解釋方法
第十節比較法解釋方法
第十一節社會學解釋方法
第十二節是否有某種規則?
第十二章法律漏洞及其補充方法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法律漏洞
第三節法律漏洞的分類
第四節法律漏洞的認定與補充
第五節法律漏洞的補充方法
第六節依法理補充的諸方法
第七節制定法外的法發展形成
第十三章不確定概念及一般條款的價值補充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價值補充的性質
第三節對不確定概念和一般條款的價值補充
第十四章誠實信用原則與漏洞補充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誠實信用原則的本質和功能
第三節依誠實信用原則為漏洞補充
第四節誠實信用原則的界限
第十五章利益衡量論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利益衡量論
第三節利益衡量的具體事例
第四節利益衡量的界限
主要參考著作
附錄:怎樣進行法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