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4989
- 書名:生態犯罪的懲治與預防/公共安全文庫
- 作者:鄧國良.石聚航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5年8月
- 入庫時間:2015-9-4
- 定價:46
圖書內容簡介
被譽為“戰略性犯罪”的生態犯罪是涉及危害全局性、戰略性和生態安全利益的犯罪,而生態安全利益不僅是人類的立命之本,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源泉。在懲治生態犯罪的過程中,令人憂慮的現象是社會公眾或犯罪人對生態犯罪并不具有明顯痛恨情緒或自我認知的“罪感”或“恥感”;況且,生態犯罪的收益大于生態犯罪的成本,生態犯罪的發生率大于生態犯罪的發現率、查處率與“死亡率”,這是生態犯罪發展蔓延的原因所在。
以價值多元化為指導的生態刑法立法,應當在維持現行刑法的基本結構和體例下,重新考量生態刑法的規范構造,在具體的罪量標準上,采取多元的類型化標準,以其形成嚴密的生態刑法法網,在尋求生態犯罪治理的公共政策和刑法規范妥善融合的進程中,合理地規制生態犯罪的范圍,提升刑法有效治理生態犯罪的能力。
面對生態犯罪的肆虐,我們既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防控,盡量堵塞各種漏洞,不留死角,減少生態犯罪的機會和條件,消除或限制生態犯罪的誘因,做到防患于未然;又要采取刑罰等強制措施依法懲治生態犯罪,增加生態犯罪行為人的責任風險和責任成本,對生態犯罪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寬容。當生態犯罪的責任風險和責任成本變得更加“昂貴”的時候,生態犯罪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得到遏制。
圖書目錄
導論
一、生態安全與生態風險
二、生態安全與生態危機
三、生態安全與生態文明
四、生態安全面臨的困惑與出路
第一章生態權與生態法律責任
一、生態權的意蘊
二、生態侵權與生態法律責任
三、承擔生態法律責任的方式
第二章生態犯罪懲治的正當性
一、懲治生態犯罪的正當性
二、生態犯罪侵犯了刑法所確認和保護的生態法益
三、維護生態安全法益是懲治生態犯罪的必然選擇
第三章生態犯罪的危害與成因
一、生態犯罪的危害
二、生態犯罪的成因
第四章生態犯罪的刑法規制
一、風險社會下我國生態刑法的現代轉型
二、法益概念的擴張與生態刑法的重構
三、生態犯罪空白罪狀中不法要素的界定與補充
第五章生態犯罪個罪的理論與實踐
一、污染環境罪
二、 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
三、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
四、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五、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六、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罪
七、非法狩獵罪
八、非法占用農用地罪
九、非法采礦罪
十、破壞性采礦罪
十一、非法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
十二、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制品罪
十三、盜伐林木罪
十四、濫伐林木罪
十五、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罪
第六章生態犯罪懲治的理念、路徑與措施
一、生態犯罪懲治的理念
二、生態犯罪懲治的路徑與措施
第七章生態犯罪預防的理念、路徑與措施
一、生態犯罪預防的理念
二、生態犯罪預防的路徑與措施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