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5639
- 書名:現代商法的生成:交易模型與價值結構/西北民商法學術文庫
- 作者:王延川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5年9月
- 入庫時間:2015-10-18
- 定價:39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邏輯與功能相結合的角度,對傳統商法向現代商法的轉變以及現代商法的基本架構問題進行深入闡述的學術著作。作者以企業的成長以及交易模型的創新為主線,通過解析現代商法的價值構成,展現從商人到企業、物品交易到資本交易,商行為到復雜的現代交易模型制度演進趨勢,進而為我國商法價值和制度體系提供參考,并為我國未來現代商法價值和制度體系的構建進行理論上的探索。
全書邏輯清晰,張弛有度,為我國現代商法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確屬佳作。
圖書目錄
導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現狀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四、主要內容與觀點
五、商法學未來的研究方向
第一編現代商法的生成基礎:交易模型
第一章傳統商法:構造與演進
第一節傳統商事交易結構要素之一:商人
一、商人的形成
二、商人創造交易組織模型的嘗試
三、商人法的崛起與衰落
第二節傳統商事交易結構要素之二:商行為
一、從商人法到交易法的轉變
二、近代法典中商行為的構建模式
三、對商行為體系的評價
第三節民法商法化與私法格局之走向
一、民法思維下傳統商法體系構建
二、民法商法化與傳統商法體系的消解
三、社會關系全面商化與現代民法的嬗變
四、交易模型創新與現代商法的生成邏輯
第二章現代商事交易結構的要素
第一節企業與企業法
一、企業概念的產生
二、從商人法到企業法的轉變
三、作為企業法基礎的企業內涵重構
第二節企業的交易化傾向:契約連鎖維度
一、契約連鎖理論的提出
二、契約連鎖的具體表現
三、契約連鎖思維的重大價值
四、對契約連鎖理論的批評和堅持
五、對企業契約論的評價
第三節集合財產擬人化:以信托為例
一、客體意義上的企業:財產的聚合
二、作為財產聚合企業的嬗變
三、信托作為財產實體的新發展
第四節企業聯合的構成與類型
一、案例:通用公司的營業策略
二、企業聯合的實質
三、企業聯合產生的原因
四、企業聯合的特征
五、企業聯合與企業的區別
六、企業聯合的權利架構:以特許經營為例
第三章結構性交易模型與現代商法
第一節現代交易模型的結構性特質
一、現代交易內涵的轉變
二、交易模型的意義闡釋
三、結構性交易模型的塑造
第二節結構性交易模型的運作:以結構性融資模型為例
一、結構性融資的發展
二、資產證券化:直接融資的新模式
三、項目融資:間接融資的新模式
第三節交易模型運行與現代商法的功能轉向
一、商法產生的不同路徑
二、交易模型的自行運轉與商法的界限
三、結構性交易模型中的法律表現
四、“祛商法化”后的補充機制
五、從商法調整到商事治理
第四章我國現代商法體系的構建
第一節傳統商法體系的更新
一、民法商法化現狀
二、民法與商法的立法模式
三、商法的立法取向:以合同法為例
四、對“大民法”思維的反思
第二節我國現代商法體系的構建:合約的角度
一、現代商法構建的兩個維度
二、企業合約法
三、企業聯合法
四、營業資產交易法
五、金融交易法的定位
第二編現代商法的內在要求:價值結構
第五章營業自由價值的展現
第一節營業自由的解釋
一、營業自由的意義解讀
二、營業自由的實質:構建商事場域
第二節營業自由與非典型企業類型的擴張
一、非典型企業擴張的原因
二、非典型企業擴張的狀況
三、非典型企業擴張的實現工具
第三節營業自由與商事交易模型的創新
一、交易模型的生長
二、交易模型被認可的標準
三、國家應對交易模型創新的策略
四、在法律上確立交易模型的路徑
五、營業自由的制度表現
第四節營業自由權的功能
一、營業自由權的意義
二、營業自由權的屬性
三、營業自由權的內容
第六章交易安全及其實現模式
第一節交易安全的解釋
一、何謂交易安全
二、交易安全與相關概念區分
三、交易安全的法理基礎
第二節資金池與投資者的類型化
一、利害相關人理論
二、資金池理論
三、企業投資者的類型化
第三節雙重代理與交易安全的二元性
一、代理關系的雙重性
二、內部交易安全的實現機制
三、外部交易安全的實現機制
第四節金融消費者的特殊保護
一、金融商品的特殊性
二、金融交易主體的分化
三、金融消費者特殊保護規則
第七章企業社會義務:交易安全的特殊表現
第一節企業社會義務的正當性說明
一、有關企業社會義務的爭議
二、企業社會義務否認論
三、企業社會義務肯定論
第二節企業社會義務的實質
一、從相對人權利保護到企業的義務設定
二、對利害相關人范圍的擴大與縮限
三、對特定債權人的保護從消極方式向積極方式傾斜
四、企業自發約束與外在強制的結合
五、政府與企業對社會風險的共擔
第三節企業社會義務內涵界定
一、企業社會義務內涵解析
二、企業社會義務類型化努力
三、本書的觀點
第四節企業社會義務的二元實現機制
一、企業社會義務立法的爭論
二、企業社會義務實現:他律機制
二、企業社會義務實現:自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