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5887
- 書名:現代行政中的裁量及其規制/公法時代叢書
- 作者:鄭春燕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5年8月
- 入庫時間:2015-11-8
- 定價:39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通過對各部門行政法的單獨探究,以獲得行政實體法對行政裁量授權的態度,并運用類型化的分析模式,對龐雜的行政法領域進行了梳理。其通過對影響行政裁量運作的規范與事實因素的分析,透視傳統規范進路的行政裁量規制模式之優弊,并試圖在行政任務變遷與法治理念更新的前提下,探索協商行政的裁量規制路徑。
圖書目錄
第一章問題緣起
第一節行政裁量的制度與實踐言說
一、干預行政的一般裁量與警察行政調研
二、給付行政中的形成裁量及其省際比較
三、風險行政的政策裁量與規制難題
第二節行政裁量規制的可能方案
一、行政裁量規制的立法努力
二、裁量基準的“自我拘束”
三、司法對行政裁量的規制
四、行政裁量規制的第四種可能
第三節本書的論證邏輯
一、以事實和規范的互補關系作為論證的邏輯起點
二、以動態的視角分析影響行政裁量的真正因素
三、落足于協商行政規制模式的論證歸宿
第二章行政變遷視角下的裁量界定
第一節行政裁量:一個純粹的規范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事實張力
二、規范結構預留的事實轉化空間
三、行政裁量的特質
第二節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定性之爭
一、否定不確定法律概念事實張力的學說
二、主張僅構成要件部分存在裁量的觀點
三、裁量一元論的基本立場
第三節行政的現代性與行政裁量的界定
一、不確定法律概念定性之爭的學理檢討
二、行政裁量概念界定背后的行政定位與法治理念
三、取決于行政任務的行政裁量概念
第三章往返于規范與事實之間的行政裁量
第一節規范目的對行政裁量的引領
一、要件裁量涵攝過程中的規范目的
二、效果裁量的確定過程中的規范目的
三、規范目的之判斷
第二節形塑于法律解釋的行政裁量
一、具有規范結構的行政法律解釋
二、“復函”作為個案涵攝的載體
三、法律解釋對法律效果的補充與連結
第三節行政裁量與政策的契合
一、作為行政裁量背景的政策
二、政策中的利益衡量
三、政策中的技術專長
第四節行政慣例預設的行政裁量軌跡
一、行政慣例及其內外維度
二、行政慣例與行政自我拘束
三、行政慣例與正當期待
第四章規范進路的行政裁量規制
第一節立法規制行政裁量的模式:條件vs目的
一、被跨越的法律保留原則還是不授權原則
二、條件模式編織的裁量規制之網
三、目的模式對行政裁量的框架拘束
第二節行政自我規制的努力:裁量基準
一、對峙的裁量基準定位
二、裁量基準的細化與授權原意的悖反
三、不斷強化的裁量基準制定程序與“僵化”風險
第三節司法規制行政裁量的路徑
一、鮮少出場的裁量審查標準
二、行政裁量主觀性審查的困境
三、司法審查對其他裁量考量因素的關照不足
四、“隱匿”司法審查下的行政裁量:司法審查強度的再思考
第五章關照規范與事實的協商行政規制模式
第一節為什么是協商
一、協商行政規制模式的正當性根基
二、行政過程中的權力分立
三、不同于傳統行政程序的參與設計
第二節協商行政規制的制度化發生機制
一、協商行政規制的制度化前提
二、協商行政規制模式的配套機制
三、理由說明對行政裁量的規范實效
第三節協商行政規制與規范進路的銜接
一、協商行政規制與立法規制模式的融合
二、以協商行政規制發展裁量基準模式
三、協商行政規制在司法審查中的嵌入
第四節協商行政法律關系的學理建構
一、傳統行政法律關系之審視:權力與權利的對峙
二、分析法學的視角:復合型法律概念及相依而生的行政法律關系
三、“瓶頸”與突破:行政法律關系的動態均衡
結語三足鼎立的行政裁量規制模式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