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7654
- 書名:怎樣打刑事官司(中國農村法律知識讀本)
- 作者:高珊琦
- 出版社:中國法制
- 出版時間:2002年1月
- 入庫時間:2002-5-17
- 定價:8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一、刑事訴訟基礎知識
1.什么是刑事訴訟?
2.在我國,有權承辦刑事案件的機關有哪些?各自的分工是什么?
3.除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以外,還有哪些機關有權辦理刑事案件?
4.縣、鄉(鎮)政府能否干預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的審判工作?
5.鄉(鎮)司法所能否承辦刑事案件?
6.什么是公訴?什么是自訴?
7.公訴案件與自訴案件有哪些不同?
8.“民不告,官不究”的說法對嗎?
9.什么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10.我國的人民法院從級別上講分為哪幾級?具體是如何設立的?
11.有人說:“犯了法就得吃官司,犯了罪就得蹲大牢。”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12.打刑事官司也有時間限制嗎?
13.與刑事訴訟有關的期限有哪些?
14.對犯了罪的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嗎?
15.犯罪行為經過多長期限就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16.追訴期限從何時算起?
17.追究刑事責任的期限在什么情況下不受限制?
18.刑事訴訟程序主要有幾個階段?
19.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享有哪些權利?
20.什么是訴訟參與人?
ZI.什么是當事人?具體都有哪些?
22.什么是被告人?具體包括哪幾種?
23.什么是犯罪嫌疑人?公訴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與被告人有什么不同?
24.當事人的近親屬是指哪些人?
25.什么是自訴人?在刑事訴訟中有哪些權利?
26.什么是被害人?
27.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享有哪些訴訟權利?
28.犯罪嫌疑人有哪些訴訟權利?
29.被告人享有哪些訴訟權利?
30.打刑事官司常用的法律和法規有哪些?
二、管轄與回避
31.什么是管轄?
32.管轄與刑事訴訟有什么關系?
33.刑事訴訟法關于職能管轄是如何規定的?
34.什么是審判管轄?
35.刑事訴訟法對級別管轄是如何劃分的?劃分的依據是什么?
36.縣級人民法院能否審理判處死刑的刑事案件?
37.刑事訴訟法對地域管轄是如何規定的?
38.什么是犯罪地?具體包括哪些場所?
39.犯罪地為數個以上的,應由哪個地方的人民法院管轄?
40.什么是被告人的居住地?
41.當事人對刑事案件的承辦機關能否隨意選擇或要求變更?
42.什么是回避?
43,實行回避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4.應當回避的具體情形有哪些?
45.哪些人可以成為回避的對象?
46.曾參加本案偵查和檢察工作的人員,調至人民法院工作后,能否擔任本案的審判人員?
47.當事人申請回避的,應在刑事訴訟的哪個階段提出?
48.如何申請辦案人員回避?
49.當事人的回避申請被駁回怎么辦?
50.應當回避的辦案人員能否以當事人未申請其回避為由繼續參加本案的訴訟活動?
51.對當事人在開庭時提出的回避申請、主持開庭的審判長能否當庭予以駁回?
三、偵查與強制措施
52.什么是偵查?
53.治安聯防隊員能否單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
54.傳喚犯罪嫌疑人應遵守哪些規定?
55.訊問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通知哪些人到場?
56.偵查機關能否扣劃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和匯款?
57.對子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應如何處理?
58.死者家屬不同意,公安機關能否進行尸體解剖或者開棺驗尸?
59.什么是搜查?
60.搜查應遵守哪些規定?
61.遇有哪些緊急情況不用搜查證也可以進行搜查?
62.什么是強制措施?具體有幾種?
63.強制措施和刑罰是否一回事?
64.被采取了強制措施的人就一定要被判刑嗎?
65.什么是拘傳?哪些機關有權采取拘傳措施?
66.未經傳喚能否直接采用拘傳措施?
67.采取拘傳措施應持有哪些有效證件?
68.傳喚和拘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時間限制?
69.對于經過合法傳喚確有特殊原因不能到案的人能否進行拘傳?
70.什么是取保候審?
71.取保候審適用于哪些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72.人什么是人保?
73.人保一般在什么情況下采用?
74.取保候審中的保證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75.律師能否擔任取保候審中的保證人?
76.保證人在取保候審過程中應承擔什么責任?
77,保證人在取保候審期間不愿繼續擔保或者喪失擔保條件怎么辦?
(略共34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