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78839
- 書名:律師來了.11:工傷糾紛律師答疑
- 作者:溫陳靜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8年9月
- 入庫時間:2018-10-29
- 定價:32
圖書內容簡介
工傷保險制度有利于保障受傷害職工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妥善處理事故和恢復正常生產,維護社會安定。因此,我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工傷保險制度。但是現實生活中,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工傷保險認定困難、工傷保險待遇得不到有限保障等問題層出不窮,給本已收到傷害的勞動者又增添了新的麻煩與困難。此外,隨著社會實踐的不斷變化,工傷認定中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對于是否能認定為工傷存在爭論。為讓廣大勞動者更好地了解工傷法律知識,切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特意編寫了《律師來了.11:工傷糾紛律師答疑》。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工傷保險參保繳費
建筑行業是否應該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
用人單位如何申請工傷保險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怎么辦?
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怎么處理?
應參未參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按規定補繳后,如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勞務關系是否需要繳納工傷保險?提供勞務一方發生傷亡的怎么辦?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傷亡的,應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
職工工傷維權流程是什么?
沒有書面合同,如何舉證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
第二章 工傷認定
在工作單位發生的傷害都能算工傷嗎?
發生工傷事故后,哪些人有權申請工傷認定?
企業或者職工如何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報工傷?
異地施工受傷,工傷在哪里認定?
未經勞動部門認定為工傷,能以工傷直接要求賠償嗎?
申報工傷認定,有無時間限制?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準備哪些材料?
職工在工作期間因工受傷,并有醫院的檢查證明,當時沒有申報,事后還可以補辦工傷嗎?
認定工傷的時效已過,還有其他索賠途徑嗎?
離開單位以后,在街道存檔或者個人存檔的人員發現職業病是否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企業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實習人員發生工傷事故能否按照工傷處理?如果不能該怎么辦?
企業能與未認定傷殘等級的工傷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嗎?
在單位中因廝打受傷能認定為工傷嗎?
裝卸工在工作間隙休息時受傷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
從事單位臨時指派的工作受傷的能否認定為工傷?
上班時間提前開溜發生交通事故算不算工傷?
“串崗”中受到傷害是工傷嗎?
隱瞞年齡求職,工傷誰擔責?
不是在上下班的必經路線,但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受傷的,能否認定為工傷?
員工實際居住地和在單位登記居住地不一致的,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受傷的,能否認定為工傷?
退休返聘人員因工負傷是否算工傷?
工作時間發病是否算是工傷?
在工作時間從事非本職工作而受傷能否認定為工傷?
職工對事故發生有過錯,算不算工傷?
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工作中受傷,算不算工傷?
單位組織旅游過程中,職工受傷甚至意外身亡,是否構成工傷?
沒有按照公司要求在公司吃住而居住在外,下班途中受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未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導致受傷,算不算自殘?
職工因工作積勞成疾算不算工傷?
工作時間在廁所滑倒致殘,能否認定為工傷?
職工在工作中遭受他人蓄意傷害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
單位司機違章駕駛,造成交通事故而傷亡的能否認定為工傷?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了“工傷自負”等內容的勞動合同后,還能申請認定工傷嗎?
工作中受到精神傷害,能否要求工傷賠償?
職工因工負傷,在搶救過程中由于輸血染上其他疾病,是認定為工傷還是認定為醫療事故?
企業的替工人員在勞動期間發生工傷事故致殘,能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職工在工作間隔休息期間,因工死亡的,是否認定為工傷?
職工探親期間受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保姆在雇主家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外派勞務人員在國外工作中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職工因違章操作而負傷能否被認定為工傷?
上班時間因干私活而受傷,能否認定為工傷?
第三章 職業病處理
職業病的證明如何辦理?
中暑可以被認定為職業病嗎?
申請職業病診斷和鑒定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勞動者居住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不一樣的,應在哪里申請職業病診斷?
職業病患者對職業病診斷機構的診斷結論不服的,如何申請鑒定?
第四章 工傷傷殘鑒定
工傷傷殘鑒定的最佳時間是什么時候?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應當提交哪些材料?
行政復議期間,工傷職工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單位不按時為職工申請勞動能力等級鑒定,職工個人可否申請鑒定?
職工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服,能否提起行政復議或訴訟?
舊病復發,能否再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第五章 工傷待遇與賠償糾紛
未簽訂勞動合同,但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因工負傷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嗎?
試用期內的職工,是否享受工傷待遇?
職工工傷后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哪些內容?
因工傷發生的哪些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哪些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
工傷之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的私了協議是否有效?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工傷賠償協議,能否以待遇偏低為由反悔?
工傷賠償協議達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
承包人的工人因工傷殘的,發包人是否也要承擔責任?
因工致殘,能否請求支付精神損失費?
工傷休養期間,職工是否仍然享受年終獎等在崗待遇?
工傷職工暫停工作接受治療的,單位能否扣減其工資?
職工因第三人侵權導致工傷能否獲得雙重賠付?
職工因工死亡后家屬可獲得哪些賠償?
工傷保險的各種待遇計發基數“本人工資”是如何計算的?
傷殘津貼及護理費是一成不變的嗎?
用工單位與派遣公司如何分擔工傷賠償責任?
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應如何處理?
如果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用人單位可以停止發放工傷待遇嗎?
無營業執照單位的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怎么辦?
當雇傭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后,對該單位員工所受傷害應由誰承擔?
離開原來單位后才發現患了職業病,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并請求賠償嗎?
A單位職工被借調到B單位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其工傷保險待遇應由誰來承擔?
承包人與轉包人之間存在掛靠關系的,承包人應否對施工中發生的工傷事故承擔責任?
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該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
職工在企業被注銷營業執照期間因工負傷能否認定為工傷?
公司注銷后,工傷賠償責任應由誰來承擔?
工傷職工違紀被辭還有傷殘就業補助金嗎?
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能夠享受哪些工傷待遇?
第六章 工傷爭議處理途徑
工傷爭議由誰來承擔舉證責任?
職工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后,用人單位不予償還的怎么處理?
勞務派遣公司員工異地受傷由哪個地方勞動部門認定工傷?
單位不按規定履行裁決,職工該怎么辦?
附錄 相關法律法規
工傷保險條例
工傷認定辦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
部分行業企業工傷保險費繳納辦法
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調整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的通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做好工傷保險費率調整工作進一步加強基金管理的指導意見
關于進一步做好事業單位等參加工傷保險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工傷預防費使用管理暫行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
關于印發《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