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0240
- 書名:.國際環境法學
- 作者:林爽,吳喜梅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2年3月
- 入庫時間:2022-4-26
- 定價:58
圖書內容簡介
"進入21世紀,重塑國際環境治理新秩序是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培養國際化環境法律人才上升為我國高等院校環境法學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同時,越來越多的高校將國際環境法學課程設置為管理學、經濟學、體育學和國際貿易學等學科的本科生選修課程或研究生的專題課程。
提高國際環境法學課程質量的關鍵是國際環境法學教材和相關輔助性教學參考資料的建設。本書作者所編寫的這部《國際環境法學》主要取材于我國締結的國際條約和參加的國際組織的相關文件與報告,采取中英文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深入淺出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梳理與概述了國際環境法學基礎理論性知識,分析了一些與國際環境問題有關的經典案例,反映了我國參加國際環境治理的理念、戰略、制度和實踐。
從具體內容的結構上看,本書共有十五章,主要包括國際環境法的歷史淵源、國際環境法主體、國際環境法基本原則、國際環境治理體系、大氣保護機制、水資源保護機制、生物多樣性保護機制、綠色貿易與綠色科技激勵機制,以及國際環境治理中的爭端解決機制等。鑒于體育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近年來,國際體育組織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建設方面,貢獻越來越大,本書在內容選擇上,摘錄了國際組織關于體育可持續發展的一些軟法條款,不失為本書在選材上的一項特色。
從體例上看,本書除了正文,還附加了關鍵詞、專業術語、注解和練習題等相關知識的拓展閱讀和訓練。這些輔助性教學資料,為讀者加深理解國際環境法相關制度與實踐提供了循序漸進的引導,突出了本書簡明實用、便于閱讀理解的寫作宗旨。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法學專業、經濟專業和管理專業本科生或碩士生的教材或課外閱讀資料,同時可以作為環境與資源保護管理部門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要參考工具。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法學理論讀本,同時也是一本法律英語讀物,適合法律英語的愛好者閱讀。"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國際環境法概述
第一節國際環境法的定義
第二節國際環境法的功能
第三節國際環境法的立法基礎
第二章國際環境法的歷史
第一節從雙邊漁業條約的形成至聯合國的建立
第二節從聯合國的建立至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召開:1945-1972
第三節從斯德哥爾摩會議至里約會議:1972-1992
第四節從1992年里約會議至今
第三章國際環境法的主體
第一節國家主體和非國家主體
第二節國際組織
第三節區域性和次區域性國際組織
第四節非政府國際組織
第四章國際環境法的淵源
第一節國際條約
第二節國際習慣
第三節一般法律原則
第四節輔助性淵源
第五章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預防原則
第二節國際合作原則
第三節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
第四節污染者付費原則
第六章環境管理制度
第一節環境標準制度
第二節環境經濟制度
第三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第四節環境信息制度
第七章大氣
第一節跨界大氣污染
第二節臭氧層消耗
第三節氣候變化
第八章海洋、淡水和極地的國際法律保護
第一節海洋環境保護條約
第二節淡水資源保護體系
第三節極地:南極和北極
第九章生物多樣性
第一節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和功能
第二節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的發展
第三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般制度
第四節濕地、森林和土壤
第十章危險物質、危險活動及固體廢棄物
第一節化學及放射性物質
第二節生物技術和其他危險性活動
第三節事故處理機制
第四節固體廢棄物管理辦法
第五節固體廢棄物類型
第六節固體廢棄物國際貿易
第十一章綠色貿易、資金機制和綠色技術
第一節國際貿易與公平競爭
第二節資金機制
第三節綠色技術和知識產權
第十二章國際環境損害責任制度
第一節環境損害的法律定義
第二節國家責任
第三節國際法律中的環境損害民事責任
第十三章執行和爭端解決機制
第一節國際環境義務中的執行機制
第二節國家主體的執行
第三節國際組織的執行
第四節爭端解決的外交途徑
第五節爭端解決的法律途徑
第十四章《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第一節序言
第二節宣言
第十五章《奧林匹克2020+5議程》
第一節建議2: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奧運會
第二節建議2的背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奧運會
第三節建議13:繼續樹立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榜樣
第四節建議13的背景:繼續樹立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榜樣
參考文獻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