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2423
- 書名:憲法學講義(第3版)
- 作者:林來梵
- 出版社:清華
- 出版時間:2018年7月
- 入庫時間:2023-2-16
- 定價:79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一、 學科名稱: “憲法”還是“憲法學”?13
二、 憲法學的研究對象14
三、 憲法學的學科體系20
四、 憲法學的研究方法26
*編憲法總論31
*章憲法的概念與本質35
第二章憲法的分類與結構63
第三章憲法的制定與修改95
第四章憲法的解釋與運用127
第二編國家組織159
第五章國家的諸觀念163
第六章國家類型學: 國體與政體197
第七章國家機構原理235
第八章國家機構體系265
第三編基本權利291
第九章基本權利及其類型295
第十章基本權利的保障及其規范效力335
第十一章基本權利各論369
第四編憲法保障425
第十二章憲法實施與合憲性審查425
附錄457
簡目憲法學講義(第三版)詳目
緒論1
一、 學科名稱: “憲法”還是“憲法學”?13
二、 憲法學的研究對象14
三、 憲法學的學科體系20
四、 憲法學的研究方法26
*編憲法總論31
*章憲法的概念與本質35
一、 憲法的多義性36
二、 一個有爭議的概念: 憲政44
三、 憲法的屬性: 憲法是“公法”嗎?50
四、 憲法的地位: 憲法是母法嗎?51
五、 憲法的本質: 憲法究竟是什么?58
第二章憲法的分類與結構63
一、 憲法的分類64
(一) 傳統的分類學說65
(二) 現代的憲法分類68
二、 憲法的結構71
(一) 憲法存在形式的結構: 憲法淵源71
(二) 憲法典的一般結構82
(三) 憲法規范及其結構88
第三章憲法的制定與修改95
一、 憲法的制定96
(一) 有關憲法制定的理論: 憲法制定權力論96
(二) 憲法制定的歷史掠影105
二、 憲法的修改116
(一) 概述116
(二) 憲法修改的界限118
(三) 憲法修改的形式120
(四) 憲法修改的程序124
詳目憲法學講義(第三版)第四章憲法的解釋與運用127
一、 憲法解釋的含義128
二、 憲法解釋的功能142
三、 憲法解釋的類型與方法142
四、 憲法解釋的原則147
五、 憲法解釋與憲法運用149
(一) 何謂憲法運用?149
(二) 憲法解釋和憲法運用的關系150
(三) 憲法司法適用的條件151
六、 我國的憲法解釋與憲法運用152
(一) 我國的憲法解釋152
(二) 我國的憲法運用154
第二編國家組織159
第五章國家的諸觀念163
一、 關于國家的本質164
二、 幾種經典的國家觀165
(一) 政治學的國家觀165
(二) 哲學的國家觀167
(三) 近代政治哲學的國家觀167
(四) 社會學的國家觀170
(五) 政治經濟學的國家觀171
(六) 法學的國家觀173
三、 中國的國家觀177
(一) 中國古代的國家觀177
(二) 中國近代的國家觀180
(三) 當今中國人國家觀的窘境181
四、 當今中國人國家觀之反思: 憲法學的立場183
(一) 法學國家觀極為不足183
(二) 階級國家論忽視了正當性要素184
(三) 國家統合的原理: 國家三要素說的盲點188
五、 國家的目的193
第六章國家類型學: 國體與政體197
一、 國家類型學的源流198
(一) 政治哲學的經典分類199
(二) 一般國家學的經典分類201
(三) 法學的經典分類202
二、 從國體到國家性質205
(一) 國家性質與國家本質205
(二) 國體概念的源流205
(三) 我國現行憲法中的國體條款206
三、 從政體到國家形態215
(一) 國家權力組織形態216
(二) 國家結合形態225
(三) 國家象征形態233
第七章國家機構原理235
一、 國家機構的基礎理論237
(一) 國家機構的定義237
(二) 國家機構的原理238
二、 民主集中制的理論基礎: 國家組織的基本原理252
(一) 主權原理與代表制原理252
(二) 黨的領導與國家機構的關系260
第八章國家機構體系265
一、 國家機構的憲法地位266
二、 各機關概況267
(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69
(二) 國家*273
(三) 國務院276
(四) 中央軍事委員會277
(五) 地方各級人大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278
(六)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279
(七) 監察委員會279
(八) 人民法院和人民*282
三、 各機關之間的關系: 案例分析283
第三編基本權利291
第九章基本權利及其類型295
一、 憲法與基本權利296
(一) 基本權利的內涵296
(二) 基本權利的(基本)性質302
(三) 基本權利的享有主體306
二、 基本權利的類型314
(一) 學理分類314
(二) 解釋學意義上的分類328
第十章基本權利的保障及其規范效力335
一、 基本權利的保障與限制336
(一) 基本權利的保障336
(二) 基本權利的限制344
二、 人權規范的效力范圍360
(一) 傳統上: 無效力原理361
(二) 現代憲法下: 有效力原理363
(三) 中國的問題367
第十一章基本權利各論369
一、 平等權371
(一) 如何理解平等權?376
(二) 兩種“平等”原理379
(三) 法律適用上的平等與法律內容上的平等383
(四) 平等與合理差別385
(五) 案例分析388
二、 政治權利392
三、 精神·文化活動的自由395
(一) 精神·文化活動自由概述395
(二) 我國精神自由的保護狀況397
(三) 案例分析399
四、 人身自由與人格尊嚴407
(一)人身自由407
(二) 人格尊嚴410
五、 社會經濟權利413
(一) 社會經濟權利的類別413
(二) 私有財產權414
(三) 生存權415
(四) 受教育權417
六、 獲得權利救濟的權利420
(一) 裁判請求權420
(二) 權利救濟型的監督權421
第四編憲法保障425
第十二章憲法實施與合憲性審查425
一、 憲法的實施426
(一) 有關憲法實施427
(二) 中國轉型期憲法的實施形態428
二、 憲法的保障431
(一) 憲法保障之概述431
(二) 合憲性審查: *重要的憲法保障制度433
(三) 我國的合憲性審查制度448
附錄457
一、 法科初學者《憲法學》課程精選書目458
二、 《憲法學》課程進階學習書目459
(一) 相關學科基礎部分459
(二) 有關憲法學基礎部分460
(三) 有關國家組織部分461
(四) 有關基本權利部分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