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6634
- 書名:新中國刑法學的自主理論——“人民教育家”高銘暄教授學術思想卓
- 作者:趙秉志,袁彬
- 出版社:北大
- 出版時間:2024年5月
- 入庫時間:2024-6-13
- 定價:88
圖書內容簡介
2023年適逢“人民教育家”高銘暄教授執教70年和人生95華誕。高銘暄教授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法學家的杰出代表,是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在70年的學術生涯中產出了豐碩的學術成果,闡述了博大精深的刑法學術思想。梳理、研究、弘揚和傳承高銘暄教授的學術思想,有助于引領和深化我國的刑法學研究,發展和促進我國的刑事法治事業。本書作者均為知名刑法學者,旨在利用熟悉高銘暄教授學術研究的有利條件,從刑法立法、刑法基礎理論、刑法各論、外向型刑法等領域對高銘暄教授的刑法思想進行專題研究,以梳理新中國刑法學的自主理論之理性建構,發揮薈萃、傳承、弘揚其學術思想精華之功效。本書的出版,是構建新中國刑法學自主理論體系的重要步驟。
圖書目錄
"專題一 高銘暄教授的人生歷程及其學術貢獻
一、 前言
二、 高銘暄教授的人生歷程
三、 高銘暄教授的學術研究和重要貢獻
四、 高銘暄教授主要論著概覽
五、 結語
專題二 高銘暄教授的刑法學術立場和學術方法
一、 前言
二、 立足本國國情開展自主性研究的基本學術立場
三、 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風格和方法
四、 放眼全球的學術視野和走向國際舞臺的學術志向
五、 結語
專題三 高銘暄教授的刑法立法活動暨立法思想之考察
一、 前言
二、 高銘暄教授參與刑法立法主要活動述略
三、 高銘暄教授關于刑法立法的主要思想
四、 高銘暄教授關于刑法立法的主要著作
五、 結語
專題四 高銘暄教授的刑法宏觀問題思想之考察
一、 前言
二、 關于我國刑法的指導思想
三、 關于完善我國刑法學研究的基本見解
四、 關于現代刑法觀念
五、 關于現代刑法機制
六、 關于刑法的基本原則
七、 關于刑事政策
八、 關于犯罪治理與刑事控制模式
九、 結語
專題五 高銘暄教授的犯罪總論思想之研究
一、 前言
二、 關于犯罪概念
三、 關于社會危害性理論
四、 關于犯罪構成基本理論
五、 關于單位犯罪
六、 關于違法性認識
七、 關于共同犯罪人的分類
八、 關于罪數形態
九、 關于正當防衛
十、 關于刑事責任
十一、 結語
專題六 高銘暄教授的刑罰論思想要覽
一、 前言
二、 關于刑罰的概念與內涵
三、 關于刑罰的目的與屬性
四、 關于刑罰體系與刑罰結構
五、 關于量刑的基本理論
六、 關于社區矯正
七、 關于立功
八、 關于單位自首
九、 結語
專題七 高銘暄教授的死刑制度改革思想研究
一、 前言
二、 死刑制度改革的多維探索:高銘暄教授死刑制度改革思想
要覽
三、 死刑制度改革的繼續推進:高銘暄教授死刑制度改革思想
啟迪
四、 結語
專題八 高銘暄教授的恐怖活動犯罪治理思想考察
一、 前言
二、 前提:恐怖組織、恐怖活動犯罪的合理界定
三、 基礎:恐怖活動犯罪的現狀研究
四、 應對:恐怖活動犯罪的預防性刑法綜合治理
五、 結語
專題九 高銘暄教授的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治理思想探究
一、 前言
二、 民生刑法:制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刑法適用
三、 金融刑法:危害金融安全犯罪的刑法規制
四、 產權刑法:知識產權犯罪的刑法治理
五、 結語
專題十 高銘暄教授的網絡犯罪治理思想考察
一、 前言
二、 緣起:網絡犯罪的刑事解釋對象與傾向
三、 反思:網絡犯罪的刑法解釋功能與方向
四、 發展:網絡犯罪的刑法解釋擴張與限制
五、 結語
題十一 高銘暄教授的環境犯罪綜合治理思想探究
一、 前言
二、 “并行”政策:我國環境犯罪治理的政策倡導
三、 預防性立法:我國環境犯罪治理的立法選擇
四、 多元性司法:我國環境犯罪治理的司法探索
五、 整體從嚴:我國環境犯罪治理的發展走向
六、 結語
專題十二 高銘暄教授的職務犯罪治理思想考察
一、 前言
二、 歷史眼光:我國職務犯罪立法的縱向審視
三、 國際視野:國際公約與外國職務犯罪比較研究
四、 綜合治理:職務犯罪的懲治與預防相結合
五、 程序保障:職務犯罪治理的程序配合
六、 實體法治:職務犯罪治理的刑法立法完善
七、 結語
專題十三 高銘暄教授的外向型刑法思想考察
一、 前言
二、 關于國際刑法基本理論
三、 關于國際刑法的管轄
四、 關于國際刑事法院
五、 關于中國刑法與國際公約的協調與銜接
六、 關于歐共體刑法運行機制
七、 關于中國區際刑法
八、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