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前幾天在法法網發了個帖子《在職過司考,其實沒有那么難》,受到了網友關注。我寫這個帖子的目的是為了給在職考生打氣:不要覺得在職過司考似乎遙不可及,但是這個帖子標題本身就包含“在職過司考,還是有點難”的意思。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就容易產生輕敵心理。毛主席說: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說完在戰略上要藐視司考,現在我再說說如何在戰術上重視司考。
一、揚長避短
20年前高考落榜后,便選擇了自考,三年時間拿到了中文大專文憑。此后又通過自考拿到中文本科及法律大專、本科文憑。
好長時間我都以為自己的記憶力不錯。除了第一個文憑外,拿其他幾個文憑都感覺不是太難。但在參加司考后,又重溫了和第一次參加自考那種心中沒底的感覺。參加中文大專自考時,為了拿到《古代文學作品選》的10分,我將要求精讀的60多篇古文(長的如《蜀道難》、《后赤壁賦》一千多字)全部背了下來。參加司考,也想拿到法制史的12分,還下這笨功夫,結果法制史部分兩次考試都只能拿到6分。可見歲月不饒人,記憶力下降是不爭的事實。
我要說的是,大齡考生,如果記憶力下降,也不要氣餒,可在理解、分析方面多下功夫。而對于年輕的、記憶力好的在職考生,我覺得卷一部分還是要特別重視,相比之下卷一的分數比卷二、卷三更好拿。
二、勞逸結合
備考前期時間要抓緊,后期要適當減少復習時間。這是因為隨著戰線拉長,身體處于疲勞狀態,要得到及時休整,健身和休息的時間要保證。
在《在職過司考,其實沒有那么難》帖子中,我已提到勞逸結合。我說在理論上在職考生可以擠出超過1500小時的時間,這是一種假設,實際上很難達到,我覺得充分利用了所有時間,也只有1200小時左右。因為我主要從事文字工作,有時候寫了一整天稿子,已經頭昏腦脹了,晚上復習效果就不怎么好了。這時,不如就讓自己輕松下,早點休息。
還有,中午休息時間用來復習效果不怎么好。我一般聽1小時錄音或者做1小時真題后,就靠著椅子睡著了。遇到這種情況,心里也不要太著急,順其自然就是。但我覺得早上2小時和晚上3小時復習效果比晚上連續復習5小時要好(很多人從晚上7點-12點都在學習)。
要重視休息日的復習,我的感覺是雙休日兩天復習的進度比前五天復習的進度還快些。所以如果有完整的、整塊的時間,一定要抓緊。
在職投入1200小時只相當脫產復習1000小時,對此應該應心中有數,不能僅僅看投入的時間總量,也要看學習的質量及有效復習時間的總量。
三、建立體系
學習法律的關鍵,是透過具體法律制度洞察法律的精神,進而通過法律的精神統領和指導具體法律制度的運行,所以建立完整的法律知識體系很重要。看書應先司法考試體系,再到部門法體系,最后是知識點體系。
司考體系包括法理學,法制史,經濟法,三國法,憲法,司法制度和職業道德;刑法,刑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即司法考試卷一到卷三的體系劃分。
部門法體系中,以刑法為例,分為刑法論,犯罪論,責任論;然后是分則各論。刑法論研究的是什么是刑法,基本原則和效力,犯罪論講的是如何構成犯罪,犯罪的形態和罪數,責任論談的是刑種,量刑和刑罰執行方面的東西,分則各論研究的是具體犯罪及其刑事責任。
接下來再細化就是知識點體系,我們要做的就是用你所學的知識塞到這個體系中。比如何為犯罪形態,就知識點體系。如未完成形式,包括預備,未遂,中止。完成形式就是既遂,最后就是何為預備,何為未遂等問題了。
按照體系性方式看書,可以做到對重點、難點、考點一網打盡。最后,對照輔導書,把掌握過的內容再翻一下教材,查漏補缺,有不同觀點的以教材為準,這樣就能萬無一失。
四、重視真題
備戰司考沒有捷徑可走,如果一定要找點捷徑的話,做真題可以算是捷徑。當然,是在司考的內容你都懂了的前提下。做真題就是實戰演習,真題做多了,考試時你會馬上找到命題人要考你哪些知識點,會知道哪些是干擾項,哪些是陷阱,就像決斗時馬上找到對方的命門一樣。
我將歷年真題完整做了5遍(要注意法律修改后,原來的真題答案相應的變化),每做完一遍,把做錯的重做一遍。第四遍做完后,把以前做錯的都重做一遍。如果還有錯,還要重做。第五遍要保證正確率在95%以上。
只有反復做真題,你才知道哪些是你的薄弱環節,從而加以掌握鞏固。上了考場你才不會慌亂。
五、懂得放棄
“重者恒重”,重點永遠是重點,也永遠是考點,那么非重點直接可以放棄,備戰司考就是一門懂得放棄的藝術。
一般的輔導書對重點都有詳述,如歷年真題出現頻率高的考點就是,在這里無法也無需展開。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對于記憶法條和看輔導書的時間,如果分配合理,可以用較少的投入獲得更多的產出。一般來說,法理學、法制史、三國、民法、刑法、行政法的理論部分需要看輔導書。三大訴訟法、商經、司法制度則可以舍棄輔導用書,專注法條。把節省的時間用在重點上,對于弱項則要集中時間攻堅,提早面對。
Copyright ? 1999-2017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