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員:司考輔導老師太牛了!比我大學老師強太多,有的老師簡直是神,全靠他們了。
我:其實論學術功底和學術地位,輔導老師整體上在學術界也就是二流或三流的水平。一來,一流大師不屑于司考輔導,認為是不務正業,很清高的;二來,一旦老師進入司考輔導界,必然要占用很多時間精力,學術水平很難提升了。為什么有的學員如此崇拜輔導老師呢?不客氣的說,是因為現在高校普遍開設法學專業,師資短缺,導致某些學校的教師水平真的太差。和教過自己的老師相比,那確實司考輔導老師很牛了,但神化他們就可笑了。
某學員:司考老師有什么了不起?你們比得上某某教授、博導嗎?寫的書比得上某某專著嗎?
我:這樣的學員完全搞錯了環境,學員不是學生,培訓老師不是大學老師,司考培訓不是學術訓練,學員來上輔導班只是為了過司考。一位名師曾對我說,司考輔導老師的身份和教練相似,其實不算純粹的老師。我基本贊同。請問:大師們會出來進行考試培訓嗎?大師了解司考輔導技巧嗎?難道你上輔導班除了過司考還打算同時領研究生文憑?請不要給輔導老師提出太多的要求。一個廚師能給你做出好菜就行了,別質問人家為什么不會做衣服。也就是說,這是完全不同的行業,應該適用不同的評價體系,僅對通過司考而言,很多輔導老師確實夠得上“大師”這個詞,或者準確的說,是“金牌教練”,很多輔導書也稱得上“優秀”和“出色”了。對考生來說,這不就夠了嗎?如果還要求別的,那只能說你進錯門來錯地方了。
某學員:輔導老師太商業了!都掉錢眼里了,多為考生奉獻一點不行嗎?
我:輔導老師參加司考培訓主要是為了賺錢,這無可隱瞞,否則就是裝13。大家可以發現,輔導老師大多比較年輕,往往是博士畢業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這些教師現在流行叫“青椒”,是高校中生活待遇和工作待遇最慘的一群人。一方面工作壓力大,為了職稱而奮斗,另一方面生活待遇差(以我為例,人大讀書10年博士畢業,現在作為副教授全部月收入剛過5000,沒有灰色的,大學沒有補習班,也沒學生家長送禮),為了家庭的安康要奮斗。他們確實熬不住了就紛紛出來謀求第二職業。用知識和血汗賺錢總比用特權和關系賺錢光彩多了吧?有什么可指責的呢?當然,如果輔導培訓很差,收費卻過高,那倒是應該抨擊。
Copyright ? 1999-2017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