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司法考試,因其極強的淘汰性、較高的權威性而被學界譽為“中國第一考”。前幾年的通過率在百分之十左右,近兩年來,雖然通過率有所上升,但也只徘徊在百分之二十上下,考試還是比較激烈的。一年一度的司法考試,對于廣大考生來說,是智慧的挑戰、體力的考驗、意志的磨練。帶著理想與憧憬,莘莘學子們戰長夜、斗酷暑,付出了大量汗水,犧牲了幾多快樂,然而最終收獲成功的畢竟是少數,多數考生會鎩羽而歸,無功而返,收獲著失望和遺憾。渴望在數十萬司考大軍中一路策馬馳騁,過關斬將,一舉及第,是所有司考學子的夢想。把握一下“三步驟”,通過司法考試不再遙遠。
步驟之一:培養濃厚的法律興趣是司考過關的前提。愛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司法考試的復習更是如此,長時間的考前準備,大量的記憶,大量的閱讀,大量的練習,很難想象一個對法律提不起興趣的人能夠堅持下來,事實也證明:對法律沒有足夠的興趣將意味著在司法考試面前敗北。我常碰到一些學法律的人,其中不乏法學科班出身,對自己所學專業索然無味,與其交談,話題總是離不開衣食住行,偶爾論及社會熱點案件,他們關注的始終是案件中的一些花邊絮聞,對事物表象下的法律本質不善提煉,更難得引用法律條文。問其為何參加司法考試,或曰完成任務,或曰謀職需要,或曰考著試試,對法律這個職業其實并無熱情。再從他們參與司考復習過程看,死看書本,濫做習題,學用脫節,這些人中考過的我還沒見過,就算是通過也是全憑運氣。
既然興趣對司法考試極為重要,那么如何培養對法律的興趣呢?本人體會主要有三點:一是多收看法制專題電視節目。最先讓我對法律感興趣的是收看央視一套的《今日說法》節目,通過這個窗口,我感受到法制的作用與力量,體會到法律與社會、與個人密不可分。《今日說法》節目我基本一期不落,還有中央二套的《經濟與法》節目也是比較有深刻內涵的法制節目,通過觀看這些法制節目,學習法律的興趣與日俱增。二是多關心社會法制新聞。我國每年要出臺數十部法律,大量的行政法規、地方法規和規章,這些法律法規的出臺首先會以新聞的形式出現在公眾面前,伴隨著法律法規的出臺或醞釀出臺的,是群眾十分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如:物權法、稅收政策、傾銷反傾銷等,平時我十分關注這些法制新聞,在豐富自己法律知識的同時,也加深了對國家方針政策的理解。三是多聯系實際進行法律思考。幾乎每一位翻身落馬的貪官最后都會有一段十分相似的自白,就是后悔過去不學法、不知法,是這些反面教材讓我深刻體會到“法”是人生旅程的指北針,只有學法守法,才能保證人生之舟永不偏航。我現在基層從事司法工作,經常遇到一些同志在生活中碰到涉法問題不知如何解決,當用所學的法律知識幫助他們指點迷津后,我發現自己的人身價值得到了體現,很有成就感。當然培養法律興趣的途徑還有很多,如果通過這些方法后仍不能提起您對法律的興趣,恐怕您真的是缺少法律細胞,即便法學是您的第一專業,但法律工作絕非您最適合的職業,勸您最好改弦易轍,另謀高業吧。
步驟之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司考過關的關鍵。當有人聽說我作為一名法律大專生能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后,頗感意外,因為其身邊不少人連續多年參加司考,卻屢試不第,總差那么幾分,還聽說北京有一名“準律師”,連考十年,屢敗屢戰,精神十分可佳。說他們對法律不感興趣不太公平,他們中有的長期從事法律工作又連年征戰于司考,本身就說明他們對法律這個職業比較眷戀。但為何總是拿不了360分呢?分析其原因之一,學習方法的不正確恐怕還是關鍵。分析他們失敗的原因,大概有這么幾種:1、死記硬背。死守學歷教育考試的經驗做法,忽視了司法考試的實踐性和靈活性,概念條文記得清楚,碰到案例就沒轍,當然事倍而功半。2、重點不明。認識一位司考落榜的研究生,在每本指導教材的幾乎每一頁上打滿了下劃線,感覺每句話都很重要。要知重點過多,就沒了重點。再者,除了基礎理論外,教材基本上是法律條文的演繹,而歷年考試絕大多數試題是緊貼法律條文定題,舍近而求遠,焉能不累?3、濫做習題。許多人認為做模擬題對司法考試很重要,其實是錯誤的,做真題才是最最最重要的。不少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4、脫離實際。記得有一位學友,先后參加了三次司考,均未過關,看書很刻苦,卻總感覺今年還不如去年懂,問題就在于不善聯系實際,沒有舉一反三哪來融會貫通?
參加司法考試的考生在職的較多,一般不可能有整塊的時間進行脫產式學習,需要制訂一份適合自己的計劃。把它分為兩個階段,前期為基礎階段,從考前四個月至一個半月,主要是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系統復習,按照考試大綱要求把所有內容過一遍,側重點是民法和刑法基礎理論,這些內容是司考的重點,也是出題的難點,靠短期的突擊很難湊效,民法、刑法學好了,司法考試就過了一半;后期為沖刺階段,離考前一個半月,主要是整理知識點,彌補薄弱點,強化憲法、法制史、訴訟法、經濟法中需要記憶性的內容,做全真模擬習題,如果可能的話考前二十天請假集中時間復習。二是購買一套權威的復習資料。當前,各種司法考試資料充斥書市,良莠不齊,尤其是在今后司法部不再指定教材的情況下,更要慎之又慎,最好是選擇法律出版社及權威法學人士編撰的教材,教材的章節與當年考試大綱相同的為佳。三是突出學習重點。司法考試復習一定程度上說就是減負的過程。指導教材洋洋數百萬言,加上司考大綱內的一百多部法律、司法解釋,光把它們讀一遍需要好幾個月時間,更何況要達到理解、記憶和運用。解決的唯一方法就是抓重點。四是認真做題。只有大量做題,尤其是大量做真題,才能提高考試時答題的速度和準度。
要訣之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司考過關的保障。司法考試既是一場智力戰,同時也是精神戰、體力戰,誰堅持到最后誰就離目標更近一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至關重要。一是要有必勝的信念。從報名參加司法考試的那一刻起,始終給自己強化這樣一個信念:我一定要通過,我一定能通過。能有十成把握絕不滿足于九成,因為知道,稍有懈怠,付出的代價將是用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也不能夠彌補。基礎打扎實,才能確保考試時從容應對,即便出點小意外,也不會栽跟頭。這兩年處于司法考試改革之初期,臨場發揮的風險度比較大。二是要有持久戰的準備。司法考試內容涉及法學本科十四門核心課程,復習是一個相當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只有那些有著很強的“戰斗”意志的人才能最終到底成功的彼岸。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司法考試從不接納機會主義者。三是要調節好生理狀態。曾有一段時間我把除了吃飯睡覺以外幾乎所有時間都花在學習上,結果發現學習效率反而很低,原因在于神經崩得太緊,造成大腦疲勞。后來采取勞逸結合,每天打打球,跑跑步,學習的時間縮短了,但效率卻上去了。臨考前幾天盡量少看書,多休息,進考場時保持精力充沛,思路清晰。
Copyright ? 1999-2017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