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国产成人精品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行政訴訟法

第二部分 試題分類評析

四、案例分析題

〔1999年試題〕
1.(本題8分)
1996年底,中國A公司與國外B公司簽訂糧食買賣合同并支付了全部貨款。1997年1月,當C公
司貨輪將買賣合同項下的貨物運抵中國港口時,某公安廳所屬的海警支隊以該批貨在該港的
存放和裝船數量有問題為由將船及貨物扣押。1月20日,海警支隊向A公司出具一份扣押清單
。1997年5月4日,海警支隊將該批貨以市場價格的60%予以變賣,得貨款2400萬元,隨后放
走了C公司貨輪。此后,A公司多次要求海警支隊處理此案,均遭拒絕。問:
(1)海警支隊扣押變賣貨物后對A公司負有何種義務?A公司能否就此提起訴訟?
(2)C公司是否有權就貨輪被扣行為提起訴訟,法院應否受理?為什么?
(3)A公司于1998年9月就扣押行為提起訴訟,法院應否受理?為什么?
(4)A公司能否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為什么?
 (1)海警支隊在扣押A公司貨物后,負有妥善保管的義務,以免使貨物變質、滅失,同
時,應及時將扣押的地點、扣押理由通知A公司,并及時就本案開始進一步的調查,及早作
出處理決定。
  海警支隊變賣貨物后對A公司負有保管變賣所得的義務。
  A公司可以就此提起行政訴訟。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海警支隊的行為屬于對財產的
強制措施,A公司作為該貨物的買主,針對該貨物的扣押行為將直接影響A公司的財產權益
,因此可以作為原告依法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2)C公司作為貨輪的所有人,在其財產(貨輪)被扣后,有權依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對
扣押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被告為實施扣押行為的海警支隊。至于海警支隊的性質,在法律并不明確,承擔出入境
管理的邊防警察部隊目前存在雙重重領導體制,管理體制比較混亂。但這并不影響本案的被
告資格確認。無論該海警支隊系屬于地方公安機關領導,還是由武警支隊領導,都可能在訴
訟過程中根據當時實際情況確定其領導體制,進而確立其被告主體資格。
  (3)按照《行政訴訟法》第39條的規定,A公司應當在知道海警支隊作出扣押行為后
3個
月內提起行政訴訟。就本案而言,即應在1997年1月20日海警支隊出具扣押清單并送達A公
司后3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如果海警支隊未向A公司送達該清單,則A公司的起訴時效順
延。因此,如果A公司在1998年9月提起訴訟,并主張未收到正式的扣押清單,且海警支隊
無法證明A公司此前三個月內已知道該扣押決定,則法院應當受理。至于題中所謂A公司多
次要求海警支隊處理本案的情況,需要海警支隊負舉證責任。
  (4)A公司可以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在海警支隊拒不處理的情況下直接向法院提起行
政賠償訴訟。此訴訟請求的時效為二年,即使自1997年1月20日算起,顯然也沒有屆滿。
〔1997年試題〕
2(本題7分)京海造紙廠因超標排污影響了周圍環境,居民李某等多次找環保局解決。19
96年2月8日,環保局對造紙廠作出罰款3000元,責令其停止排污的處罰決定。此后3個月
內,造紙廠既不履行處罰決定,也未向法院起訴。起訴期過后,環保局也未向法院申請強制
執行。1996年7月10日,距行政處罰決定作出5個月后,李某等人就此問題再次找到環保
局,要求解決造紙廠污染問題。
問:(1)此時,環保局就原處罰決定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人民法院是否應當受理?為什么?

(2)如果環保局不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李某等人對環保局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是否應當受理?
為什么?
(3)如果造紙廠履行了原處罰決定,環保局是否可以對造紙廠的同一違法行為再作出吊銷排
污許可證的處罰決定?為什么?

(1)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因為,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88條規定:“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
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
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應當受理。因為環保機關沒有履行其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職責,依《
行政訴訟法》第11條的規定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也是應當受理的。
(3)可以。因為這并沒有違反一事不再罰款的規定。
(1)《行政訴訟法》第66條,確立了我國的行政執行體制,即自行執行與申請執行并舉。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是有期限的。根據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88條的規
定,對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由執行庭負責審查和執行。申請
執行的期限是自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
執行。本案造紙廠起訴期限屆滿之日為處罰決定作出后180日,因此,對本案環保機關的申
請,人民法院應受理。
(2)根據《行政訴訟法》第11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
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申請行政機關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
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由于環保機關的職責就是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免受環境污染
的侵害,這是其法定職責,如行政機關疏于履行,則可以向人民法院告其不作為,人民法院
依法應當受理。
(3)造紙廠履行了行政處罰決定后,其排污違法行為已經受到了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
國行政處罰法》第24條的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
處罰,但吊銷排污許可證并不屬于此限。因此說,環保局還是可以處罰的。
〔1996年試題〕
3(本題5分)縣衛生局以經營發霉變質食品為由處以蔣某罰款3000元,蔣某不服向人民
法院起訴。訴訟期間被告拒不舉證,也不出庭應訴。至一審法院審結前,被告始終未能提供
作出行政行為的規范性文件和事實證據。一審法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作出撤銷具體
行政行為的判決。被告不服提起上訴。上訴期間,上訴人向二審法院提供了作出處罰決定所
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和事實依據。
現問:
(1)一審法院的判決是否正確?為什么?
(2)二審法院能否接受上訴人在二審期間所提出的新證據?
(3)二審法院能否依據新證據直接改判本案?為什么?

(1)正確,因為這是被告拒負舉證責任的自然結果。
(2)不能。
(3)不能,因為一審法院的判決事實清楚,符合法律規定,應予維持。
(1)依據為《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
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這就是所謂的在行政訴訟中被

負舉證責任的制度。而根據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26條的規定:“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對其作
出的具
體行政行為承擔舉證責任。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交答辯狀,并提供作
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的證據、依據,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的,應當認定該具體
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
行政訴訟法》
第54條第(二)項規定是,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
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其中主要的情形之一,就是主要證據不足。人民法院
的判決正是運用這一系列法律所得出的必然結果。(2)見《行政訴訟法》第33條規定:“
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而《行政訴訟法》

44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也有權向有關行
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
(3)見《行政訴訟法》第61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既然一審法
院運用舉證責任制度作出的判決是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二審法院只能維護,一審被
告此時提供的證據還有什么意義呢?
〔1995年試題〕
4(本題2分)某個體戶向某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辦理營業執照,工商局遲遲不予答復,該
個體戶多次去催辦,工商局個體科科長說:“你條件不具備,還辦什么執照,以后不要再找
了。”為此,該個體戶委托某律師向法院起訴。請問:
(1)該個體戶的起訴應以誰為被告?
(2)人民法院對該起訴應否受理?

(1)應以某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為被告(1分)。
(2)人民法院應當受理(1分)。
(1)見《行政訴訟法》第25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在本案中雖然工商局并沒有作出一個具體行政

為 ,即沒有明確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不予頒發證照,但行政機關的不作為也屬于行政機
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機關如果有
積極履行法定職權的義務,但疏于或消極履行的,構成行政機關的不作為行政違法行為。此
時應以有不作為違法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告,即以工商局為被告。應當注意,此時千萬不要
答以個體科或個體科科長個人為被告,因為法條上說的是以行政機關為被告,而個體科及其
科長都不是行政機關,而僅僅是行政機關的內部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而已,不是合格的被告。

(2)見《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
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
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5(本題2分)某縣衛生防疫站,在一次檢查時發現某個體餐館衛生條件不合格,當即對其罰
款600元,并限其立即改正,否則即令其停業。但該衛生防疫站沒有出具決定書,也沒有
收集有關證據,只給了餐館業主一罰款收據。該個體餐館不服處罰,即向人民法院起訴。該
衛生防疫站接到起訴書之后,未告知法院,即找該個體餐館要求其提供處罰當日的衛生不合
格的有關證據。請問:
(1)該衛生防疫站沒有出具決定書,人民法院應否受理該個體餐館的起訴?
(2)該衛生防疫站收集證據的行為是否合法?為什么?

(1)應當受理。
(2)不合法。因為在訴訟期間被告不得自行搜集證據。
(1)這還是一道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方面的題,見《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定:“人民法院
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一)對拘留、罰款、吊銷
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本題中所說的處理決定
,屬于
行政處罰的范圍,因此,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也應當受理。但略有疑問的是行政處
罰決定書的問題,《行政訴訟法》第41條規定:“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
列條件:(一)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二)有
明確的被告;(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四)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
管轄。”這里的關鍵就是所謂事實根據,行政訴訟受理過程中所要求的事實根據是表面事實

據,即只要能夠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存在就可以了,不必過于嚴格。反而是那些過于嚴格的證
據要求,阻礙了行政相對一方當事人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便宜了那些不嚴格依法辦事
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基于這樣的道理,根據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40條的規定:“行政
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沒有制作、
沒有送達法律文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向人法院起訴的,只要
能證明具體行政行為的存在,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2)見《行政訴訟法》第33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因此,本題所說的“未告知法院”就是法條中所說的“自行”,因而是法律所禁止的。

6(本題4分)
濱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消費者協會在對該市化妝品市場進行聯合檢查過程中,認為三A
商場銷售的某名牌化妝品是以假充真,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
簡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共同署名對該商場作出罰款、銷毀剩余偽劣化妝品的處理決
定,并于當日將價值7萬元的化妝品予以銷毀。三A商場不服,未向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局申
請復議,即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該法院將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消費者協會列為共
同被告。訴訟過程中,三A商場又提起行政賠償訴訟,要求賠償因銷毀化妝品造成的經濟損
失。受訴法院認為,行政賠償訴訟應當和行政訴訟同時一并提起,遂裁定對三A商場的行政
賠償訴訟不予受理。請問:
(1)三A商場未向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復議,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是否正確?為什么?

(2)受訴法院對三A商場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裁定不予受理是否正確?為什么?
(3)受訴法院將濱江市消費者協會和濱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列為共同被告是否正確?為什么?

(4)濱江市消費者協會在本案中可否成為訴訟當事人?成為何種訴訟當事人?

(1)正確(05分)。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1條(05分)。
(2)不正確(05分)。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提起行政賠償訴訟(05分)。
(3)不正確(05分)。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和非行政機關共同署名作出處罰決定不服向法院提
起行政訴訟的,應以行政機關為被告,非行政機關不能當被告(05分)。
(4)可以(05分)。法院在受理三A商場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后,可以通知市消費者協會作為
第三人參加訴訟(05分)。
(1)本題的關鍵是記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1條的規定。因為《行政訴訟法》第37條
規定: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即如果特別法律、法規

了特別規定的,應從其規定。但是考生們普遍感到困難的是,對于眾多的行政法律、法規的
規定不知如何記是好。可以這樣概括:其他法律、法規中規定復議前置的僅是極少數,《中

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是最常用的一個。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認為都是復議與訴
訟任由當事人選擇。
(2)見《中
華人民

和國國家賠償法》第9條規定:“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
在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

(3)這是一道知識題,就是背法條,沒什么好說的。見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19條規定:“當
事人不
服經上級行政機關批準的具體行政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在對外發生法律效
力文書上署名的機關為被告。”法條此處說
得再清楚不過了。這里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干擾來自于對共同被告的規定的混淆。但《
行政訴訟法》第25條第3款規定得很明白,即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
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這和非行政機關不能作被告的
司法解釋是完全一致的。
(4)這里所要考的是舊司法解釋中的一個特別規定,見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19條的規定,公
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與非行政機關共同署名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
提起行政訴訟的,應以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為被告,非行政機關不能當被告,但他們可以和
行政機關一起作出聯合署名的決定,并因此可以成為行政賠償訴訟的第三人。這一點搞清楚
了,就不會受共同被告的規定的干擾了。行政訴訟法新解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但行政訴
訟以行
政機關為被告已經成為一種常識。行政訴訟法新解釋對第19、20、21條的規定,可以作為此
題的間接證據。
〔1994年試題〕
7(本題2分)治安行政案件中,復議機關撤銷了原處罰決定,被侵害人不服并起訴。人民法
院未予受理并告知被侵害人應經復議后再起訴。現問人民法院的處理正確與否?為什么?
☆錯誤(1分)。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對此類案件應予受理(1分)。
見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7條規定:“復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訴訟法規定的
‘改變
原具體行政行為’:(一)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主要事實和證據的;(二)改變原具體
行政行為所適用的規范依據且對定性產生影響;(三)撤銷、部分撤銷或者變更原具體行政行
為處理結果的。”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1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組
織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一)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其相鄰權或者公平競爭權的;(二)

被訴的行政復議決定有法律上利害關系或者在復議程序中被追加為第三人的;(三)要求主管

政機關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責任的;(四)與撤銷或者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
。”這樣就排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


罰條例》關于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先經復議才能起訴的禁止性規定,因此,本案人民法院的處
理是不正確的。
8(本題2分)在一起行政訴訟中,被告一直未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主要證據。人民法院
據此作出判決:撤銷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現問:人民法院在被告未提供主要證據的情況下判
決撤銷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正確(1分)。因為被告行政機關負舉證責任,被告不舉證、或被告作出該行政行為的主要
證據不足,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該行政行為(1分)。
本題的核心還在行政訴訟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即以被告負舉證責任為基礎的證據制度,
這是律師資格考試中經常以各種形式出現的題目。依據《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定:“被
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
范性文件。”這一規定確立了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制度的基本內容。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是

被告的敗訴后果聯系的加重的舉證義務,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26條規定:“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對其作出的具
體行政行為承擔舉證責任。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交答辯狀,并提供作
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的證據、依據,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的,應當認定該具體
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
而《行
政訴訟法》第54條規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具
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
行為:1主要證據不足的……。”根據上述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因被告未提供主要證據而
判決撤銷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完全正確的。
9(本題3分)王某與李某未領取結婚證而同居,并生下一小孩。鄉政府以其違反計劃生育政
策和法規為由,罰款2000元。王某不服,向縣計劃生育委員會申請復議。縣計劃生育委
員會逾復議期限作出復議決定,維持鄉政府的罰款決定。王某遂以縣計劃生育委員會為被告
,并以其逾期復議、違反法定程序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縣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復議
決定,法院未予受理。請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回答下列問題:法院應否受理此案?為什么?王某
應當怎么辦?

(1)法院不應受理(1)分。
(2) 因被告不合格,逾期復議或復議維持原決定的,都應以原行政機關為被告(1分)。
(3)王某應將被告變更為鄉政府,重新起訴(1分)。
本案中法院不受理的原因主要是被告不合格,見《行政訴訟法》第25條規定:“公民、法
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經復議
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
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而根據行政訴訟法新解釋
第22條規定:“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間內不作復
議決定,當事人對原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
政機關為被告;當事人對復議機關不作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復議機關為被告。”因此
,無論是行政機關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還是對法定期間內不作復議決定
,被告都是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而不是復議機關。根據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23

的規定,人民法院在第一審程序中,征得原告的同意后,可以依職權追加或者變更被告。應
當變更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因此,本案法院不予受理似乎是不對的
(但標準答案如此),因為法院似乎應該受理,而在受理后要求原告變更被告;如原告不同意
變更的再駁回起訴。
(3)王某應將被告變更為鄉政府,重新起訴,對此,法院應當受理。見行政訴訟法意見
第2條第3款的規定,根據《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定的受案范圍,公民對計劃生育主管部
門作出的征收超生費、罰款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10(本題5分)經營煙酒的個體戶帥某先后從張某、馬某處購進名牌香煙10條。某市公安局
到帥某處未聲明理由即將其帶走訊問,同時將帥某營業執照及酒類專賣許可證扣繳一直未還
。帥某遂以公安機關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扣繳營業執照及酒類專賣許可證為由提起訴訟。在
訴訟中,公安局辯稱:傳喚帥某是為了了解情況;暫扣營業執照及酒類專賣許可證是追贓手
段,該行為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偵查行為,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問:本案能否提起行
政訴訟?理由是什么?本案應由哪個法院管轄?法院應作出何種判決?理由是什么?

(1)本案能提起行政訴訟(1分)。
(2)屬于行政訴訟受案的范圍(1分)。
(3)由被告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1分)。
(4)法院應作出撤銷判決(1分)。
(5)公安局的行為屬于超越職權(1分)。
(1)(2)根據《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
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
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
施不服的。”本案符合上述有關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規定,故能夠提起行政訴訟。
(3)見《行政訴訟法》第18條規定:“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
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4)(5)見《行政訴訟法》第54條規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
判決:(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
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四)超越職權的。”由于公安行政機關不具有查處經濟違法案件的

定職權,所以,公安局的行為屬于超越職權,其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應依上述法律規定予
以撤銷。
〔1993年試題〕
11(本題6分)某縣政府決定搬遷其轄區內的新興村,因新遷入地址及房屋
質量等問題,新興村大部分村民(共103戶)不服縣政府決定,準備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村
民委員會也認為縣政府決定不甚合理,但考慮到與縣政府的關系,認為不宜提起行政訴訟,
而應當先通過申請復議解決。少部分村民(共30戶)認為應該聽從政府決定。
問:
(1)在上述事例中,誰能夠充當行政訴訟原告?
(2)若新興村103戶村民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訴訟中有無第三人,若有,請指出;若無,
請說明理由?
(3)若新興村103戶村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應如何解決因原告人數眾多給訴訟帶來的困難
?其法律依據是什么?

(1)新興村全體村民和村民委員會都可以充當原告(2分)。(注:漏答一個即不給分)
(2)有第三人(1分)。村民委員會和30戶村民是第三人(1分)。(注:漏答一個即不給分)
(3)應用民事訴訟中“代表人訴訟”的方式解決(1分)。法律依據是行政
訴訟法意見第11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之外,對本
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1分)。
(1)見《行政訴訟法》第24條規定:“依照本法提起訴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原
告。”因此,如果新興村村民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并成為原告

同時,由于我國村民委員會是村民的群眾性自治組織,而集體所有的土地歸勞動者集體所有
,因此,村民委員會作為與該具體行政行為有關的組織,在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
,也可以作為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2)本案顯然有第三人,因為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人之間互相意見不一致,但他們的利益又是
不可分的,一部分人或組織提起行政訴訟,訴訟結果必然影響到另一部分人或組織的利益,
這就構成了他們成為第三人的法律上的原因。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第27條的規定,同
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
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因此,如果大部分村民(103戶)提起行政訴訟,
則村民委員會和30戶村民就應當是本案的第三人。
(3)應用民事訴訟中“代表人訴訟”的方式解決,即推選一定數量的代表參加訴訟。這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的規定,但可以為行政訴訟所采用,其依據是行政訴訟法意
見第114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之外,對行政訴訟法
沒有規定的,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1992年試題〕
12(本題5分)張某未辦理衛生許可證,亦未經獸醫衛生部門檢疫,私自宰殺一匹馬、兩頭
驢,加工成熟食后分別賣給甲、乙副食商店。兩商店又出售給附近居民,致使12人食后中毒
。縣衛生防疫站認為張某應對這起中毒事件負主要責任,兩家商店亦應負重要責任。于是,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張某和兩副食商店作了行政處罰決定。兩副食店不服,共同
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復議機關受理后,經審理,作出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決定
。兩家副食店亦不服,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現問:
(1)兩副食店不服復議決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誰是被告?
(2)在這一行政訴訟案件中,有無第三人?如沒有,請說明理由;如有,請指出。
(3)人民法院審理此案,應依據和適用哪些法律、法規?


(1)縣衛生防疫站為被告(1分。)
(2)張某(1分)和中毒的12人是第三人(1分)。
(3)應依據和適用食品衛生法中的有關規定(1分)與《行政訴訟法》(1分)。
(1)依《行政訴訟法》第25條的規定,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
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因此,縣衛生防疫站為被告。
(2)依《行政訴訟法》第27條、第53條的規定,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
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本案中張某和中毒的12人顯然與行政訴訟的結果有利害關系,應當成為本案的第三人。
(3)依照《行政訴訟法》第5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
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同法第53條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
、發布的規章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
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
13(本題5分)甲單位認為乙單位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了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遂向縣
工商局要求處理乙單位。縣工商局責令乙單位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甲單位的損失10萬
元。乙單位向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復議,復議機關改變縣工商局的決定,決定讓乙單
位賠償甲單位8萬元。乙單位仍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受理后,經過審理,認
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決定的賠償額過多,于是判決變更,判令乙單位賠償甲單位6萬元。
問:
(1)乙單位可向何地人民法院起訴?應以誰作為被告?
(2)人民法院的判決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1)A可向縣工商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和復議機關(上一級工商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1
分)(注:漏一個即不給分)。B被告是復議機關(1分)。
(2)人民法院的判決是錯誤的(1分)。
理由:
A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只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1分),除非行
政處罰顯失公正,人民法院不能代替行政機關就具體行政行為作出決定(1分)(或答:人民法
院不能判決變更)。
B上述案例工商局責令乙單位給甲單位賠償不屬于行政處罰,故不能判決變更(1分)。
(1)根據《行政訴訟法》第17條的規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所在
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
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就是說,此時可以向作出原具體行政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也可以向復議機關,即上一級工商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依《行政訴訟法》第25條的規定,本案中復議機關(即上一級工商局)是被告。這里一定要清
楚的是,盡管管轄法院可以有兩個,但被告只能是復議機關,而不是可以選擇的。
(2)人民法院的判決的錯誤在于其違法對工商局的行政處理決定作了變更。理由:
依《行政訴訟法》第5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
查。這就是著名的合法性審查原則,即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只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
查,而不進行合理性審查。合理性審查是涉及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的審查,只能由行政機
關自己或其上級行政機關完成,如行政復議中上一級行政機關的變更決定就屬于這種審查。

根據合法性審查的原則,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的判決結果是受限制的,即要么撤銷、要么
維持,不能走中間道路,即不能變更。人民法院合法性審查僅有的例外是行政處罰,因此,
依《行政訴訟法》第5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二)具體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
為;……(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可見,只有當行政處罰顯失公正時,人
民法院可以對其合理性進行判斷,并對明顯不合理的,即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予以變更。除
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外,人民法院不能代替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也就是不能判決變更
行政行為。
在上述案件中,工商局責令乙單位給甲單位賠償不屬于行政處罰,因此,對此具體行政行為
的司法審查就只能局限于合法性審查的范圍,人民法院只能判決撤銷或者維護,而不能判決
變更。人民法院的錯誤就在于此。
〔1990年試題〕
14(本題2分)某化工廠排放污水,給甲村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市環保部門了解后,對
化工廠處以5萬元罰款。化工廠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受理后作出一審判決,改
為罰款2萬元。甲村村民認為這一判決不公,欲在一審判決生效前上訴。
問:
(1)甲村村民可否上訴?為什么?
(2)甲村村民的問題如何解決?

(1)不能上訴,因為甲村村民非本案當事人(1分)。
(2)甲村村民可以化工廠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1分)。
評分標準:答出“不能上訴”的給05分,答出原因的給05分;答甲村村民可以化工廠為
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訴的給1分。
(1)本案中,因甲村村民不是行政訴訟的原告,其可以上訴的唯一身份是作為第三人

見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24條規定:“行政機關的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兩個以上利害關系人
,其中
一部分利害關系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沒有起訴的其他利害關
系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第三人有權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主張;對
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有權提出上訴。”但是甲村村民的第三人身份的確立存在理論上
的爭議,法律規定也不明確。
依據《行政訴訟法》第27條及行政訴訟法新解釋第24條的規定,從條文的意思看,本案中的

村村民,只有在法院通知他們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時,其與案件的利害關系才得以確立。但
本題中沒有提過此事,顯然甲村村民沒有作為本案的第三人參加一審訴訟,因此也就不能提
出上訴。
(2)甲村村民可以化工廠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訴,這不是基于行政法的理由,而是基于民法
提起的侵權責任之訴,即要求化工廠賠償因其排放污水對甲村村民所造成的損失。
15(本題2分)某縣公安局對公民甲某傷害他人一案作出了治安處罰的裁決,甲某不服,于
是向地區公安處提出申訴。地區公安處作出維持縣公安局裁決的裁決。甲某仍然不服,欲向
法院起訴。
問:甲某起訴時應以誰為被告?應在哪個法院起訴?

(1)甲某應以縣公安局為被告(1分)。
(2)應在縣公安局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1分)。
(1)依據《行政訴訟法》第25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
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
行為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
是被告。因此,甲某應以縣公安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2)《行政訴訟法》第17條規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
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
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這后半句的意思顯然應該理解為:經復議的案件,如果復議
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可以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復議機關沒有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則還
要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在本案中就是應在縣公安局所
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主頁 | 關于我們 | 網站導航 | 廣告服務 | 建站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規產品

Copyright © 1999-2002 西湖法律書店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图| 2022国产精品自拍 | 怡红院免费va男人的天堂 | 成人片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gif |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日韩三级小视频 | 成人综合影院 | 香蕉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婷婷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 在线观看欧美亚洲 | 又黄又爽的视频 | 精品国产人成在线 | 日本高清毛片视频在线看 | 91精品亚洲 |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天天色综合天天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 超级香蕉97在线观看视频 | 站长工具亚洲 |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18 |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 黑人性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 99爱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久久桃色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免费看 |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 在线一区国产 | 欧美日韩乱妇高清免费 | 国产这里只有精品 | 欧美高清一级毛片免费视 | 黄色网片 | 我看一级黄色片 | 日韩一页 | 久久99热不卡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