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遠超 ]——(2014-4-15) / 已閱10199次
三、追究視頻網站刑事責任之可行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則。所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于違法行為,應當平等地適用法律一律予以追究法律責任,對于合法行為,應當平等地適用法律一律予以法律保護。根據2011年1月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發布的《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營利為目的達到以下情節的,均構成侵犯著作權罪:1)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2)傳播他人作品的數量合計在五百件(部)以上的;3)傳播他人作品的實際被點擊數達到五萬次以上的;4)以會員制方式傳播他人作品,注冊會員達到一千人以上的;5)數額或者數量雖未達到第1項至第4項規定標準,但分別達到其中兩項以上標準一半以上的;6)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根據《刑法》第87條規定,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不再追訴犯罪。因而從理論上而言,過去10年內的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犯罪行為都應當追訴其刑事責任。然而,眾所周知,我國的視頻網站行業內,絕不僅僅天線視頻網站一家已經觸犯上述追究刑事責任的最低標準。那么,我國的公安部門、檢察機關、法院是否會追究其他視頻網站尤其是國內知名視頻網站的刑事責任呢?
2011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發布的《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征求意見稿)》第二條規定:“實施侵犯著作權行為,數額或者數量雖然達到前條第一款規定標準,但經著作權人制止后停止侵權,通過賠償經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取得著作權人諒解的,可以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其中,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認為是犯罪,但曾因侵犯著作權被刑事處罰或者被行政處罰二次后,再次侵犯著作權的除外。實施侵犯著作權行為,數額或者數量雖然達到前條第二款規定標準,但經著作權人制止后停止侵權,通過賠償經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取得著作權人諒解的,可以不認定為“其他特別嚴重情節”,但曾因侵犯著作權被刑事處罰或者被行政處罰二次后,再次侵犯著作權的除外。”最高院研究室起草上述解釋稿的主要考慮是:我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刑罰遠遠重于世界其他國家,而當前侵犯知識產權現象尚較為普遍。文學藝術作品有其特殊性,一些著作權人并不特別看重經濟利益,出于普及知識、推廣價值、推銷理念、擴大知名度等目的,并不積極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也有一些著作權人只要侵權人知錯就改,賠償損失就行了,不愿再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或者不愿確已悔改的侵權人承擔過重的刑事責任。在與相關著作權協會組織座談時,他們也普遍強調只要侵權人能夠認罪悔改、賠償損失,就同意對其從寬處罰,甚至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責任。因此,為了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積極推動輕微刑事案件和解,促進社會和諧,也為了克服刑事案件定罪量刑中的唯數量論或者唯數額論,對于雖然數量上達到入罪標準,但經著作權人制止后停止侵權,通過賠償經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取得著作權人諒解的,也規定可以從寬處罰,甚至可以依法不認為是犯罪;同時,對于雖然達到“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數量標準,但經著作權人制止后停止侵權,通過賠償經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取得著作權人諒解的,可以不認定為“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從而可以判處更為適當的刑罰。
上述司法解釋(三)征求意見稿,明顯釋放了與2004、2011年司法解釋不同的刑事政策信息,明顯放松了追究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體現了不同民意、不同利益之間的博弈和沖突的客觀存在。如果有證據證明一些國內極為知名的視頻網站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情節符合了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當地的司法部門是否有勇氣啟動刑事立案偵查程序,也是值得懷疑的,至少目前來看,僅有天線視頻網站這一家屬于中等規模的企業被推上了刑事被告席。如果司法機關進行選擇性執法,部分或者個別的視頻網站被追究刑事責任,部分或者個別的視頻網站可以游離于刑事責任之外,如此一來,如何保障刑事法律的尊嚴?如何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如何使得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當事人心服口服?
綜上所述,在我國現有法律框架下,追究非法信息網絡傳播行為的刑事責任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據。根據罪刑法定原則,我們不宜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將信息網絡傳播行為類推為發行發行,無論是“視為”發行行為,還是“屬于”發行行為,均違背了《刑法》第217條“復制發行”概念的本義。是否追究非法信息網絡傳播行為的刑事責任,不應由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決定,而應當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全國人大代表的多數意見決定。
參見《網播盜版劇 天線視頻被追刑責》,載《新京報》2011年10月14日A13版
參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參見上海高級人民法院:《2011年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審判白皮書》
參見莊春暉:《土豆網去年凈虧損5億元》,載《東方早報》2012年3月2日
參見《酷6土豆第三季雙雙虧損》,載《新京報》2011年11月16日B06版
參見《百度占奇藝53%股份 奇藝累積虧損或超2.6億元》,http://stock.591hx.com/article/2012-03-31/0000450584s.shtml,訪問日期:2012年4月2日
參見王世洲著:《關于著作權刑法的世界報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79頁
參見王遷:《論著作權法中“發行”行為的界定(上)——兼評“全球首宗BT刑事犯罪案”》,載《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參見蔡軍:《論知識產權犯罪的刑罰類別化》,載《.電子知識產權》2008年第6期
參見王遷:《論著作權法中“發行”行為的界定(下)——兼評“全球首宗BT刑事犯罪案”》,載《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參見張寶峰:《網絡侵犯著作權犯罪與刑法相關問題研究》,http://www.jcrb.com/zhuanti/fzzt/djzscq/zf/201104/t20110415_530186.html,訪問日期:2012年3月15日
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馬遠超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