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寧湘 ]——(2005-5-22) / 已閱32509次
3、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適用
目前沒有對侵害精神性人格權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只能適用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如果在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在提出生命健康權的財產損失賠償的同時提出精神撫慰金的賠償,則隨同受到特殊訴訟時效的限制。
4、侵權普通法與侵權特別訴訟時效適用不同
對于特別法應當一律按特別法的規定,如《國家賠償法》訴訟時效規定為2年(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5、最長訴訟時效
按照《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這是法律規定的訴權保護最長期限,超過這一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便失去訴權,不再受法律保護。(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最長時效也有特別法的特殊規定,如《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請求權滿10年喪失(第45條第2款),而不適用《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20年最長訴訟時效,需要引起特別注意。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附: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一)----人身損害賠償法律法規演變過程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二)----相關司法解釋、法律規范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三)----法釋[2003]20號司法解釋的主要特點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四)----當前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五)----法釋[2003]20號司法解釋的適用范圍與相關法律規范的關系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六)----參考案例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七)----司法解釋是否具有溯及力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若干問題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九)----人身損害具體賠償項目的若干問題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十)----死亡賠償金的性質與處置
自2004-12-02起至2005-01-05 14:59:40前十篇文章已由【中國法院網-[民事研究]-刊出】
我國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十一)----《工傷保險條例》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對賠償項目的規定比較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