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2045
- 書名:不實廣告案例解讀(港臺法學研究書系)
- 作者:羅明宏
- 出版社:政法大學
- 出版時間:2003年5月
- 入庫時間:2003-8-12
- 定價:19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推薦序(一)/賴源河
推薦序(二)/蔡英文
作者序
第一篇 基礎篇
商業(yè)廣告在自由經(jīng)濟市場的角色
消費者保護與廣告規(guī)制的關系
小實廣告的判別準則
外在證據(jù)與不實廣告的關聯(lián)
不實廣告的規(guī)制
結論
第二篇 問題篇
第一章 不實廣告的重要基本概念
問題1:什么樣的廣告才是公平法所要規(guī)范
的廣告
問題2:以寄發(fā)“敬告信函”的方式是否可
成為公平法所要規(guī)范的不實廣告?
問題3:商業(yè)廣告在影響消費者行為上扮演
何種功能?
問題4:廠商對其產(chǎn)品或服務的商業(yè)廣告應
負起哪些社會責任?
問題5:虛偽不實的廣告和引人錯誤的廣告
是否有不同?
問題6:公平法上不實廣告的責任,是否可
事先加以排除之(一)?
問題7:公平法上不實廣告的責任,是否可
事先加以排除之(二)
第二章 公平法與消保法的關系
問題1:公平法與消保法所保護的消費者利
益有何不同?
問題2:廠商不愿履行廣告內(nèi)容是否可成立
不實廣告?
問題3:廠商因惰事變遷的因素以致無法履
行原來廣告的內(nèi)容時,是否會成立
不實廣告? 問題4:是否廣告上的每一句話都當然具有
法律上意義,可以成為與消費者間
契約的內(nèi)容?
第三章 判斷不實廣告的基本原則及其要件
問題1:判斷不實廣告的基本原則(一)
——依一般消費者的認知來解釋廣告
所傳遞的訊息
問題2:判斷不實廣告的基本原則(二)
——須從廣告的全體來判斷廣告訊息
是否有欺蒙消費者的可能
問題3:當廣告內(nèi)容的意義可以有二種以上
解釋時,應如何判斷其真實性?
問題4:不實廣告要件(一)
——廣告的陳述成表示須有欺罔之傾
或可能
問題5:不實廣告要件(二)
——廣告的陳述成表示須能欺罔相當
數(shù)目的消費大眾
問題6:不實廣告要件(三)
——廣告的陳述或表示須具有實質(zhì)
重要性
問題7:對于產(chǎn)品或服務本身無直接關聯(lián)的
事項為不實之說明,是否會成立不
實廣告?
問題8:廣告對產(chǎn)品或服務之實質(zhì)重要事項省
略未說明,是否會成立不實廣告?
問題9:廠商在判斷廣告是否會有虛偽不實
及引入錯誤的可能時,應該衡量哪
些具體因素?
問題10:如何判斷“電視模型”的商業(yè)廣
告是否有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的
可能?
第四章 常見不實廣告的類型
問題l:廣告宣稱產(chǎn)品經(jīng)過測試或驗證,是
否有構成不實廣告的可能?
問題2:廣告上的產(chǎn)品示范也會構成不實廣
告嗎?
問題3:以第三者推薦做為廣告訴求的方式,
是否會構成不實廣告?
問題4:邀請專家發(fā)表意見的廣告有無成立
不實廣告的可能?
問題5:強調(diào)“首創(chuàng)”、“惟一”等特質(zhì)的廣
告訴求,是否會構成不實廣告?
問題6:暗示產(chǎn)品優(yōu)越性的廣告,是否會構
成不實廣告?
問題7:使用一些容易混淆的文句作為廣告
訴求,是否會構成不實廣告?
問題8:廣告中的文字和通常認識的意義有所
出入時,是否會構成不實廣告?
問題9:使用其他晶牌的產(chǎn)品作比較的廣告,
是否會構成不實廣告?
問題10:廣告資訊故意強調(diào)不具重要性的事
實,是否會構成不實廣告?
問題11:欠缺合理證明基礎的廣告訴求,是
否會構成不實廣告?
問題12:擔保性廣告有無可能構成不實
廣告?
問題13:廣告訴求未說明是否附有實質(zhì)重要
的條件,是不是一種不實廣告?
問題14:廣告的表達無法有效傳達條件說明
是不是一種不實廣告?
第五章 個別行業(yè)常見不實廣告類型判斷
要領
問題1:消費者應如何判斷商品價格、商品
內(nèi)容品質(zhì),原產(chǎn)地的廣告標示是否
不當?
問題2:每逢重要節(jié)慶來臨前,臺灣百貨業(yè)
都會展開各式各樣促銷活動,在各
種促銷花招中,有哪些行為態(tài)樣可
能構成不實廣告?
問題3:建筑業(yè)常見不實廣告或顯失公乎的
態(tài)樣有哪些?
問題4:消費者應如何判斷建筑業(yè)者利用“國宅
公告的廣告是否違反公平法?
問題5:近來工業(yè)區(qū)住宅廣告為公平會全面
禁止,請問公平會的違法認定基準
為何?
第六章 不實廣告的外在證據(jù)及其抗辯事由
問題1:何謂不實廣告的外在證據(jù)?其與判定
不實廣告有何關聯(lián)?
問題2:外在證據(jù)有哪些種類?其可信度
如何?
問題3:廠商可否主張其已停止繼續(xù)為期罔
行為作為抗辯?
問題3:廠商可否以已獲得行政主管機關合法
許可,主張不成立不實廣告之嫌?
問題5:廠商可否以相競爭的同業(yè)也有類似
不實廣告的欺罔行為作為抗辯?
問題6:廠商可否以消費者雖受欺罔但并沒
有吃虧作為抗辯?
問題7:廠商可否主張廣告上文句乃吹噓用語,
一般消費者不會相信作為抗辯?
問題8:廠商可否主張“排名第一”等類似
文句為吹噓用語作為抗辯?
問題9:廠商可否主張其廣告文句已喪失原始
意義而具有不同意義作為抗辯?
問題10:公賣局的“長壽”香煙是否有不實
廣告?
問題11:廠商可否以獲得主管機關的行政
指導作為抗辯?
問題12:廠商可否在消費者購買前已向其
坦白有不實廣告作為抗辯?
第七章 公平會處理不實廣告的行政規(guī)制
方法
問題1:公平會針對不實廣告有哪些行政規(guī)
制的方法? 問題2:何謂更正廣告?更正廣告的性質(zhì)及目
的是什么?
問題3:公平會是否有權指定更正
廣告的內(nèi)容文字及方式?
附錄
1.公平會處理民眾檢舉不實廣告流程圖
2.公平會申訴及解釋案件之處理程序
3.公平會與其他行政機關權責之劃分?
4.公平會不實廣告處分要旨選輯
5.電視廣告制作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