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平臺的法律責任是本書重點關注的對象,與此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對網絡平臺施加法律責任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網絡平臺法律責任只是網絡空間治理中的環節之一,因此,我們建議應從網絡空間治理的宏觀視角來審視網絡平臺,從對平臺責任的關注過渡到對平臺治理的關注。
在網絡平臺治理機制中,關于網絡平臺經營者的地位與責任的問題,是一個亟需研究的問題。網絡平臺經營者本屬于私人的營利性企業,但是,鑒于其在網絡空間治理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有些學者認為其實際上承擔了公共服務的社會管理職能,處于私人權力主體的地位。由此而帶來的問題是,在傳統的法律建構中,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是相互區分的,公權力主體與私權利主體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主體,其分別適用不同的法律,承擔不同的義務與責任,在現行法律體系中,除少數有特別法規定的領域外,并無關于對“私權力”主體進行規制的法律。如果我們將網絡平臺經營者與公權力主體相同對待,那就意味著,網絡平臺經營者也應遵守行政法上關于行政程序的嚴格要求并接受司法審查與控制,與此同時,其民事責任也會受到限制;如果我們將網絡平臺經營者繼續看作普通的私人主體,那么,其僅受私法的約束而不受行政法上的正當程序等規則的約束且其所受司法審查的程度很低。
在本文看來,網絡平臺有多種類型,規模大小不一,商業模式不一,對用戶發布的信息或從事的行為的控制能力不一,其在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影響力不一,因此,是否應將其看作是行使公共服務管理職能的企業或學者們所稱的私人權力主體,不可一概而論。另外,關于網絡平臺經營者對用戶的管控能力達到何種程度、其社會影響力達到何種程度,方可使其脫離私主體的地位,而將其作為承擔公共服務管理職能的企業來對待,仍有待深入的研究,這也是我們將在接下來的著作中論述的主題。"
沒有圖書目錄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