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魯 ]——(2008-1-23) / 已閱54306次
答:
其實,我們在用人的時候是商業(yè)化的,是使用本科生好還是用研究生好,是根據供求關系進行利益考量從而決定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而關于是繼續(xù)讀研究生好,還是直接出來工作好,這個問題很復雜。而對于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看待的:
如果你在本科階段無法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而你又具備繼續(xù)深造的條件,那么,繼續(xù)讀研究生對你來說是更好的選擇。但是,讀研究生怎樣個讀法很重要。是否經歷過研究生階段,對于一個人而言還是有所差別的。這個問題今天早上我跟我的助手也溝通過,原話是這樣的:“最近我看過一些專門研究勞動法的律師的一些網站。這些網站有這么一個優(yōu)點,就是里面的法規(guī)政策很全面、很系統(tǒng),同時,里面還有很多解讀性的案例以及文章。但是,除了優(yōu)點之外,這些網站存在兩大問題——首先,視角錯誤,導向錯誤。他們并沒有弄清楚,律師不是法官,律師是利用法規(guī)幫助當事人規(guī)避風險,實現(xiàn)利益。企業(yè)需要的是你為他解決問題,而并非要你解釋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其次,力度不夠,很多東西僅僅是‘蜻蜓點水’。如果是一位重量級的實戰(zhàn)派大律師,功底十分扎實,他為主辦理的是有關知識產權的業(yè)務,當你讓他辦理有關海事的業(yè)務,可能他會花多一點時間,但是,收到的效果,肯定比那些專業(yè)基礎不扎實的所謂‘專業(yè)律師’處理案件所收到的效果要好。”
基礎是十分重要的。高手過招,頂級的法庭辯論,是沒有法條的。最高水平的法庭辯論與最低水平的法庭辯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有法條。當然,對于法條的理解出現(xiàn)問題時,那是肯定要談論法條的。
一個案件接手過來以后,如何確定一個方向,如何進行辯論,取決于律師認知問題的高度,但是,這個并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總而言之,我認為,有條件的話,還是選擇讀研究生比較好。因為研究生的基礎相對于本科生而言,會更加扎實。
主持人:時間過得很快,又到不得不跟王律師說再見的時候。或許大家心中還有不少疑惑,但是,無論如何,王律師今天為我們帶來的這場精彩講座,無疑將使大家在以后的工作與學習中受益匪淺。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王律師今天為我們所做的精彩演講!(此文為筆者于2007年11月9日在《金牙大狀律師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總共8頁 [1] [2] [3] [4] [5] [6] [7] 8
上一頁